点燃熊熊燃烧的火把,备好香甜的美酒,节日的盛装在这里随火舞动。
昨夜的西昌,数十万支火把将整个城市装点成一片狂欢的海洋,近52万名游客和市民火热的激情彻底将夜空点燃。
7月27日晚,2016清凉夏日燃情火把——火把狂欢夜在西昌激情上演。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和游客齐聚西昌,共同领略“美丽四川·五彩凉山·度假天堂”的独特民族风情和大美风光。

夜幕降临,州内外游客与彝家姑娘、小伙们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达体舞。本报记者 李伟 钟源 摄
盛夏狂欢
火舞凉山热情洋溢
下午6点,太阳还未落山,西昌城内主干道就不断有人群涌来,有的身着靓丽的彝族服装,有的手拿火把,向火把广场主会场走去。
“哇,好多人哦!看那边,那么大的火堆,我的火把可以在那里点燃吗?”许多外地游客手拿着火把激动等待着。
晚上8点,夜幕降临,随着两枚彩色信号弹升空,人群瞬间被点燃。与往年一样,西昌市航天大道、洛古波乡、大箐乡等火把狂欢点,早早聚集在此的市民和游客汇聚成了人海。城南大道正义路——金财大厦——阳光学校一线40堆篝火和30名身着彝族盛装的俊男美女带领人们尽情狂欢着。
在人们热情呼喊的声浪中,火把迅速蔓延开来,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数万人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点燃手中的火把,尽情狂欢。伴随着焰火飞腾的热浪,耳边响起阵阵欢呼声。男女老少手牵着手,跟随音乐的节奏呐喊欢呼。不管是谁,只要挤进舞圈就能很快融入舞队,就能在热烈的舞曲声中,感受到凉山独有的风情,体验彝族文化的魅力。
“来,我帮你把火把点燃,在这里,你就不要怕‘玩火’,因为这是第一个敢玩火的城市。”身穿彝族服装的小伙,看到手拿着火把不敢上前的外地游客,便上前将他带入欢乐的海洋。
当晚,火把狂欢在凉山彝家村寨尽情燃放。夜色中、山脊上,到处都是火把燃烧的星点,时而汇聚成一条火线,时而装点成夜空中璀璨的星点。
晚上11点,火把狂欢逐渐进入尾声,人们依旧沉浸在欢乐海洋里,久久不愿离去。
“太棒了,到这里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尽情跳舞和狂欢。”来自德阳的刘晓梅脸上虽然布满汗水,但她依然意犹未尽。
“去年的国际火把节我一个人来,今年我带着朋友一起过来感受,希望彝族火把节越来越盛大,越来越燃情似火。”专门为火把节狂欢夜而来的王娟说。
点燃火把
西昌上演万人空巷
火把节,彝语称为“都则”,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每一年的火把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节日期间,彝族同胞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服饰展演、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并在火把狂欢夜点燃火把,尽情释放心中的喜悦与激情。
火把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火把狂欢夜。州府西昌,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的美誉。而彝族火把节也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因其有着深厚独特的彝族文化沉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盛夏,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享誉国内外,已成为展示凉山彝族文化的知名节日。
较之往年,今年,火把节正值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更具特色,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市民、游客的需求。共安排有旅游、文化、体育、商贸等各类节庆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据了解,2016凉山彝族火把节——“清凉夏日·火舞月城”火把狂欢夜于27日晚8点在西昌城区、洛古波新建火把广场、大箐乡诗歌小镇等独具民族风情的地方激情上演。在洛古波火把广场、大箐诗歌小镇,浓郁的彝族风情氛围,独特的民俗表演,让游客充分享受了一场极具彝风彝韵的视觉盛宴,点燃火把时,山上与广场的火把连成一线,“满天星斗落人间”的壮观场面瞬间呈现,让游客尽情的体验到独具魅力的原生态火把狂欢夜。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1.98万人次参与了今天的火把狂欢,同比增长20.96%。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十大民俗节之一,国务院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的大平台,近年来,已然成为了一个集中展示凉山彝族文明史和人文风情的传统节日,不仅像人们展示了热情似火的凉山,也同样彰显着凉山独特的民族风情。
本报记者 王维华 实习生 邱自肖
请按一按扫一扫,关注攀西商界网
点燃熊熊燃烧的火把,备好香甜的美酒,节日的盛装在这里随火舞动。
昨夜的西昌,数十万支火把将整个城市装点成一片狂欢的海洋,近52万名游客和市民火热的激情彻底将夜空点燃。
7月27日晚,2016清凉夏日燃情火把——火把狂欢夜在西昌激情上演。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和游客齐聚西昌,共同领略“美丽四川·五彩凉山·度假天堂”的独特民族风情和大美风光。
夜幕降临,州内外游客与彝家姑娘、小伙们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达体舞。本报记者 李伟 钟源 摄
盛夏狂欢
火舞凉山热情洋溢
下午6点,太阳还未落山,西昌城内主干道就不断有人群涌来,有的身着靓丽的彝族服装,有的手拿火把,向火把广场主会场走去。
“哇,好多人哦!看那边,那么大的火堆,我的火把可以在那里点燃吗?”许多外地游客手拿着火把激动等待着。
晚上8点,夜幕降临,随着两枚彩色信号弹升空,人群瞬间被点燃。与往年一样,西昌市航天大道、洛古波乡、大箐乡等火把狂欢点,早早聚集在此的市民和游客汇聚成了人海。城南大道正义路——金财大厦——阳光学校一线40堆篝火和30名身着彝族盛装的俊男美女带领人们尽情狂欢着。
在人们热情呼喊的声浪中,火把迅速蔓延开来,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数万人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点燃手中的火把,尽情狂欢。伴随着焰火飞腾的热浪,耳边响起阵阵欢呼声。男女老少手牵着手,跟随音乐的节奏呐喊欢呼。不管是谁,只要挤进舞圈就能很快融入舞队,就能在热烈的舞曲声中,感受到凉山独有的风情,体验彝族文化的魅力。
“来,我帮你把火把点燃,在这里,你就不要怕‘玩火’,因为这是第一个敢玩火的城市。”身穿彝族服装的小伙,看到手拿着火把不敢上前的外地游客,便上前将他带入欢乐的海洋。
当晚,火把狂欢在凉山彝家村寨尽情燃放。夜色中、山脊上,到处都是火把燃烧的星点,时而汇聚成一条火线,时而装点成夜空中璀璨的星点。
晚上11点,火把狂欢逐渐进入尾声,人们依旧沉浸在欢乐海洋里,久久不愿离去。
“太棒了,到这里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尽情跳舞和狂欢。”来自德阳的刘晓梅脸上虽然布满汗水,但她依然意犹未尽。
“去年的国际火把节我一个人来,今年我带着朋友一起过来感受,希望彝族火把节越来越盛大,越来越燃情似火。”专门为火把节狂欢夜而来的王娟说。
点燃火把
西昌上演万人空巷
火把节,彝语称为“都则”,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每一年的火把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节日期间,彝族同胞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服饰展演、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并在火把狂欢夜点燃火把,尽情释放心中的喜悦与激情。
火把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火把狂欢夜。州府西昌,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的美誉。而彝族火把节也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因其有着深厚独特的彝族文化沉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盛夏,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享誉国内外,已成为展示凉山彝族文化的知名节日。
较之往年,今年,火把节正值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更具特色,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市民、游客的需求。共安排有旅游、文化、体育、商贸等各类节庆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据了解,2016凉山彝族火把节——“清凉夏日·火舞月城”火把狂欢夜于27日晚8点在西昌城区、洛古波新建火把广场、大箐乡诗歌小镇等独具民族风情的地方激情上演。在洛古波火把广场、大箐诗歌小镇,浓郁的彝族风情氛围,独特的民俗表演,让游客充分享受了一场极具彝风彝韵的视觉盛宴,点燃火把时,山上与广场的火把连成一线,“满天星斗落人间”的壮观场面瞬间呈现,让游客尽情的体验到独具魅力的原生态火把狂欢夜。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1.98万人次参与了今天的火把狂欢,同比增长20.96%。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十大民俗节之一,国务院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的大平台,近年来,已然成为了一个集中展示凉山彝族文明史和人文风情的传统节日,不仅像人们展示了热情似火的凉山,也同样彰显着凉山独特的民族风情。
本报记者 王维华 实习生 邱自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