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食药监、工商通报思奇香手撕牛肉检测结果
发布时间:2016/8/2 21:30:51 浏览:803
[摘要]西昌食药监、工商通报思奇香手撕牛肉检测结果
来源: 凉山日报2016-08-02 17:14:00 
新闻通气会现场

展示的质检报告
8月2日,西昌市召开思奇香手撕牛肉检测结果新闻通气会。通报由西昌市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送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的思奇香公司生产的3个批次牛肉产品均为牛源性成分,未检出鸭源性成分。自此,一直萦绕在大众心头的思奇香牛肉到底是不是鸭肉制成的疑云终于被拨开。
起因:思奇香牛肉无端陷入鸭肉风波
2016年7月19日晚,云南省某电视台栏目播放了一则“鸭子很忙”,名为《挂牛头卖鸭肉 “牛肉干”不是牛肉干》新闻。
报道中称,记者分别从沃尔玛超市购买了一袋四川生产的手撕牦牛肉和一袋重庆生产的麻辣牛肉,小商店购买了三袋牛肉干,和当地农贸市场购买的一袋,共六袋牛肉干带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命条形码南中心进行检测。
让人大跌眼镜是,送检的6袋牛肉干样品有三袋检出了问题,其中一袋是记者在超市购买的来自大凉山的品牌华记思奇香手撕牦牛肉,生产日期为2016年1月2日。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命条形码南方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没有检测到牦牛肉的成份,不能排除它没有牦牛肉,但绝大多数是鸭子肉。专家人士口中所提到检查出鸭肉成分的牛肉干,就是华记思奇香手撕牛肉,源自凉山州的本土企业——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企业启动追溯体系部门抽检涉事产品
该新闻播出后不久,舆论一片哗然,市民的朋友圈也发出了一片讨论:“思奇香一直是消费者信赖的品牌,这样作假也太让人心寒了。”,“鸭肉和牛肉从食味到肉质纤维都存在很大差别此消息不可信。”一时间,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和信任的思奇香公司顿时陷入从未有过的公关危机。
面对突发而来的紧急情况,公司连夜连晚对生产部、品控部、采购部展开自查,并对报道中疑有问题日期的原材料进行源头追溯。
7月20日上午,凉山州和西昌市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凉山在线、乐享西昌等网络媒体监控到此舆情后,迅速采取措施对思奇香公司原材料购进及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该企业有购进及使用鸭肉从事食品生产的情况。
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西昌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舆情涉及的批次产品(生产日期/批号:2016/01/02/3/0)要求暂时下架封存停止销售,并随机抽取该1个该批次的产品和其余2个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并委托具有动物源性(DNA)法定检验资质的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进行检验。
结果:送检牛肉产品中未检出鸭源性成分
7月29日,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送检报告结论:西昌市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送检的3个批次产品均为牛源性成分,未检出鸭源性成分。
这三份报告中,有媒体报道的生产日期为1月2日的送检产品6袋,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有生产日期为7月14日的送检产品9袋,为麻辣味手撕牦牛肉,以及生产日期7月16日的送检产品9袋,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
报告检测项目包含“牛源性成分”和“鸭源性成分”。
在生产日期为1月2日的送检产品检验报告中,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次样品的牛源性成分为“检出”,鸭源性成分为“未检出”。
西昌市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表示,根据承检机构于7月29日出具的检验报告结论:送检的3个批次产品均为牛源性成分,未检出鸭源性成分。
承诺:一如既往做良心企业生产良心食品
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依托凉山州自然资源,生产经营具有凉山彝族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现有员工400余人。公司所生产的手撕牛肉及苦荞系列产品,遍布全国各大卖场。
新闻发布会后,记者针对消费者关心的思奇香产品在此次鸭肉风波中有无受影响问题采访了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华钧。
华钧说,通过西昌市召开思奇香手撕牛肉检测结果新闻通气会,从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证明,思奇香公司所生产的牛肉产品并不含鸭肉成分。至此,关于思奇香牛肉是鸭肉做的相关谣言也不攻自破。
此次思奇香牛肉是鸭肉做的谣言对于公司来说是一场不小的灾难,对思奇香的销售和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但让人欣慰的是,事件发生后仍有许多消费者为思奇香声辩、呐喊,作为公司负责人感动不已,从中也深刻领会到,消费者的信任,是思奇香品牌的最大价值和宝贵财富。
华钧表示,思奇香以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更不会用除牛肉以外的原材料冒充牛肉制品,公司将一贯秉承做良心企业,做良心食品的宗旨为广大消费者生产高品质食品。
接下来,针对云南媒体的报道,公司已启动相关维权程序,将保留使用申诉的手段来捍卫企业的声誉和尊严。
记者杨玲玲
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注攀西商界网

来源: 凉山日报2016-08-02 17:14:00
展示的质检报告
8月2日,西昌市召开思奇香手撕牛肉检测结果新闻通气会。通报由西昌市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送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的思奇香公司生产的3个批次牛肉产品均为牛源性成分,未检出鸭源性成分。自此,一直萦绕在大众心头的思奇香牛肉到底是不是鸭肉制成的疑云终于被拨开。
起因:思奇香牛肉无端陷入鸭肉风波
2016年7月19日晚,云南省某电视台栏目播放了一则“鸭子很忙”,名为《挂牛头卖鸭肉 “牛肉干”不是牛肉干》新闻。
报道中称,记者分别从沃尔玛超市购买了一袋四川生产的手撕牦牛肉和一袋重庆生产的麻辣牛肉,小商店购买了三袋牛肉干,和当地农贸市场购买的一袋,共六袋牛肉干带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命条形码南中心进行检测。
让人大跌眼镜是,送检的6袋牛肉干样品有三袋检出了问题,其中一袋是记者在超市购买的来自大凉山的品牌华记思奇香手撕牦牛肉,生产日期为2016年1月2日。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命条形码南方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没有检测到牦牛肉的成份,不能排除它没有牦牛肉,但绝大多数是鸭子肉。专家人士口中所提到检查出鸭肉成分的牛肉干,就是华记思奇香手撕牛肉,源自凉山州的本土企业——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企业启动追溯体系部门抽检涉事产品
该新闻播出后不久,舆论一片哗然,市民的朋友圈也发出了一片讨论:“思奇香一直是消费者信赖的品牌,这样作假也太让人心寒了。”,“鸭肉和牛肉从食味到肉质纤维都存在很大差别此消息不可信。”一时间,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和信任的思奇香公司顿时陷入从未有过的公关危机。
面对突发而来的紧急情况,公司连夜连晚对生产部、品控部、采购部展开自查,并对报道中疑有问题日期的原材料进行源头追溯。
7月20日上午,凉山州和西昌市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凉山在线、乐享西昌等网络媒体监控到此舆情后,迅速采取措施对思奇香公司原材料购进及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该企业有购进及使用鸭肉从事食品生产的情况。
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西昌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舆情涉及的批次产品(生产日期/批号:2016/01/02/3/0)要求暂时下架封存停止销售,并随机抽取该1个该批次的产品和其余2个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并委托具有动物源性(DNA)法定检验资质的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进行检验。
结果:送检牛肉产品中未检出鸭源性成分
7月29日,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送检报告结论:西昌市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送检的3个批次产品均为牛源性成分,未检出鸭源性成分。
这三份报告中,有媒体报道的生产日期为1月2日的送检产品6袋,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有生产日期为7月14日的送检产品9袋,为麻辣味手撕牦牛肉,以及生产日期7月16日的送检产品9袋,为五香味手撕牦牛肉。
报告检测项目包含“牛源性成分”和“鸭源性成分”。
在生产日期为1月2日的送检产品检验报告中,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次样品的牛源性成分为“检出”,鸭源性成分为“未检出”。
西昌市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表示,根据承检机构于7月29日出具的检验报告结论:送检的3个批次产品均为牛源性成分,未检出鸭源性成分。
承诺:一如既往做良心企业生产良心食品
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依托凉山州自然资源,生产经营具有凉山彝族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现有员工400余人。公司所生产的手撕牛肉及苦荞系列产品,遍布全国各大卖场。
新闻发布会后,记者针对消费者关心的思奇香产品在此次鸭肉风波中有无受影响问题采访了西昌思奇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华钧。
华钧说,通过西昌市召开思奇香手撕牛肉检测结果新闻通气会,从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证明,思奇香公司所生产的牛肉产品并不含鸭肉成分。至此,关于思奇香牛肉是鸭肉做的相关谣言也不攻自破。
此次思奇香牛肉是鸭肉做的谣言对于公司来说是一场不小的灾难,对思奇香的销售和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但让人欣慰的是,事件发生后仍有许多消费者为思奇香声辩、呐喊,作为公司负责人感动不已,从中也深刻领会到,消费者的信任,是思奇香品牌的最大价值和宝贵财富。
华钧表示,思奇香以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更不会用除牛肉以外的原材料冒充牛肉制品,公司将一贯秉承做良心企业,做良心食品的宗旨为广大消费者生产高品质食品。
接下来,针对云南媒体的报道,公司已启动相关维权程序,将保留使用申诉的手段来捍卫企业的声誉和尊严。
记者杨玲玲
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注攀西商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