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关注>>攀枝花人,你要这样对外推介攀枝花!!

攀枝花人,你要这样对外推介攀枝花!!!

发布时间:2016/12/26 17:01:12 浏览:12587
[摘要]攀枝花人,你要这样对外推介攀枝花!!!

攀枝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城市名)

                                攀枝花市中心城区

攀枝花市,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结合部,是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城市、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南连东盟自由贸易区,北连成渝经济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是这座城市最富诗意的注解。

攀枝花1965年建市,辖三区两县,面积 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98%的城镇人口由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经过半个多世纪开发建设,攀枝花已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代农业基地和阳光康养旅游城市,人均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四川省前列。2015年,全市工业化率68.4%,人均GDP 突破7.5万元,均居四川省第一位;城镇化率64.7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362元、12861元,均居四川省第二位。

攀枝花资源丰富,享有“中国钒钛之都”之美誉。钛储量世界第一、钒储量世界第三,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3%和93%。这里还拥有多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石墨探明资源储量全国第三,是“中国苴却砚之乡”;风、光、水能资源丰沛,风电和光伏发电可开发装机分别达184万千瓦、508万千瓦,水电装机已超过700万千瓦。全域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钒钛产品及含钒钛钢铁生产基地,正加快建设以一个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国家钒钛交易中心、一个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个国家钒钛重点实验室、一批有实力的钒钛企业“五个一”为支撑的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攀枝花光照充沛,是四季花香的“中国阳光花城”。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左右,一年四季阳光明媚、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一年四季空气清新、一年四季明月繁星。辖区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拥有“巴蜀三宝”之一的攀枝花苏铁(年年5月开花)和全国唯一的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餐桌上的黑钻石”块菌(松露)的国内主产区,获“中国块菌之乡”、“中国果桑之乡”称号。建成芒果、石榴、枇杷、莲雾、释迦等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五大特色农业基地,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攀枝花气候独特,是“中国康养胜地”。年均气温20.3℃,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拥有非常适宜康养的“六个维度”——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优产度、洁静度、绿化度。全市医疗保健、休闲旅游、商贸金融、文化创意、运动健身、房地产等服务业与康养产业联动发展,跻身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国十大避寒名城、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中国自驾游目的地试点城市,正在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

攀枝花衔接川滇,是通江达海的“四川南向门户”。作为“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重要节点和四川通往南亚、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攀枝花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携手省域、联动国内、接轨国际,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奋力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东盟国家商团入驻攀枝花东盟国际商贸城,电商产业园建成开园,现代物流业体系加速构建。加快建设区域交通枢纽,空中,航线直通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深圳、武汉;陆路,成昆铁路复线、攀大(理)铁路建成后将成为区域交通新干线,攀枝花至丽江、大理、宜宾、盐源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与京昆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一环六射”快速通道;水路,目标锁定打通金沙江航道。金沙江畔移民城正成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创新创业热土。

近年来,攀枝花逐步实现由钢铁之城向钒钛之都转变、由工矿基地向阳光花城转变、由资源型城市向康养胜地转变、由三线建设城市向四川南向门户转变,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入选全国首批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城市。

围绕2019年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建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攀枝花正大力推进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中国康养胜地、四川南向门户“四个加快建设”,不断深化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四区驱动”,加快形成四川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文名称

攀枝花

外文名称

Panzhihua

别  名

渡口、钢城、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四川

下辖地区

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政府驻地

东区炳草岗街道炳草岗大街2号

电话区号

0812

邮政区码

617000

地理位置

中国四川省南部,东西南三面与云南毗邻

面  积

7440.398平方公里

人  口

123.25万(户籍人口:110.66万)

方  言

西南官话、东北话、云南话、湖北话、上海话

气候条件

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

著名景点

攀西大裂谷、格萨拉、二滩、红格温泉、米易颛顼龙洞、阿署达花舞人间、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红山康养区、绿石林、迤沙拉等

机  场

攀枝花保安营机场

火车站

攀枝花站、攀枝花南站、米易站、盐边桐子林站

车牌代码

川D

地区生产总值

925.18亿元(2015年)

人均生产总值

75078元(2015年) 

本科高校

攀枝花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市花、市树

攀枝花、攀枝花树

行政代码

510400


历史沿革

·城市由来

金沙江畔攀枝花开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原名上、下坝村,形成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前后,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属清宁远府盐源县管辖。

“攀枝花”村名最早见诸地图,是1940年4月出版的《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中的《宁属各县(盐边县)概况资料辑要》。同年6月,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于1939年6月在成都设立的川康铜业管理处地质勘测队的地质学家汤克成,在盐边县攀枝花村附近调查,于1942年提交《西康省盐边县攀枝花及倒马坎铁矿地质报告》,这是官方第一次获得发现攀枝花及倒马坎铁矿的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开始了我国第一次地质普查工作,攀枝花矿区成为普查勘探重点,普查找到了康滇地轴中段钒钛磁铁矿呈带状分布的规律,确认攀枝花及其周围地区是一个巨型铁矿,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1956年2月27日下午,地质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何长工代表地质部就全国地质普查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其中提到了“四川盐边攀枝花”、“攀枝花式铁矿(含钛钒磁铁矿)”。同年3月,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提出,在金沙江畔攀枝花找到了大型铁矿。“攀枝花”由此进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战略视野。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在成都会议上签发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关于《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能否设想更快一些》的报告,批准了开发攀枝花的设想。

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4月22日,为了便于保密,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

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建置沿革

·隋朝之前

考古发现证明,攀枝花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除邻近地区已发现的“元谋人”、“蝴蝶人”遗迹外,在攀枝花市内发现了距今约1.8万年~1.2万年前的回龙洞古人类遗址。

攀枝花也是原始人类南北迁徙、东西交往的走廊。这里的人类活动,最早见于文字的有:《史记·黄帝本纪》关于黄帝次子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下游及其与金沙江汇合后的一段河道),并生帝颛顼的神话;《尚书·周书·牧誓》关于居住在这一带地方的髳、微、濮人参加武王伐纣的传说。

按《禹贡》分区,市境古属梁州。周代,地随梁州并入雍州。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史记正义》说:“蚕丛(蜀)国破,子孙居姚嶲间(包括市境一带地方)。”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秦惠文王派蜀守张若取笮及其江南地,最早在这里设置过郡、县,“至汉兴而罢”。

元帝六年(前129年),武帝刘彻派司马相如招抚嶲夷,“西至沫(大渡河)、若水,桥孙水(安宁河),以通邛、笮”。西夷归附后,汉朝又曾在这里“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秦代和汉元光年间两次于此设置的政区,辖有市境。

元鼎六年(前111年),在今攀西至云南楚雄境内,设置了越嶲郡及下属的15县。

三国蜀汉,将大笮并入定笮,又割越嶲郡之姑复县、蜻蛉县入益州下新置的云南郡建制。市境除江北中部地改属定笮县外,余仍旧制。遂由原一郡七县之地,变为两郡七县之境。

至西晋,三绛并入会无,姑复并入遂久。又以益州过大,分其原辖的南中四郡,另立宁州,云南郡转隶于宁州。之后,宁州废而复置,并划越嶲郡由其管辖。市境江北东部地改属会无县,江北西部地转隶遂久县,由益州两郡六县属地改为宁州两郡五县辖境。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在南方建立刘宋王朝。其版图包括益、宁两州。益州越嶲郡治所由会无徙还邛都。撤销了平乐郡及其属县,又分姑复县为东姑复、西姑复两县。今市境除河西地重属邛都,大坪及江北西部地隶于东姑复县外,其余未变;为益、宁两州,越嶲、云南、兴宁3郡,邛都、会无、定笮、蜻蛉、东姑复5县的辖地。

刘宋末期,益州越嶲郡境内“蛮僚恃险,乍服乍叛”(《太平寰宇记》引《十道志》),属县均废;宁州各地,以爨氏为首的南中大姓,又“恃远擅命”,“自王蛮方”(《南齐书·州郡志》、《爨世家》)。到南齐统治时(479年),仅设越嵩僚郡,下无属县。南梁建立不久,北魏王国于天监十三年(514年)一度派兵侵入益、宁两州,但旋即北撤。梁派肖纪为益州刺史,“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越嶲”(《资治通鉴·梁纪》),置嶲州,又于市境河西地及德昌境置西泸县,到梁简文帝大宝(550—551年)后复为爨氏所据。

北魏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后,西魏王国乘南梁内战,肖纪东下争帝之机,于承圣元年(552年)派兵侵入益、宁及嶲州部分地方,虽有“西南夷感怀允洽”(《彰德尉迟迥庙碑》)的说法,但并未能实际控制爨氏占据的今市境一带区域。北周建朝后,经过保定四年(564年)、天和三年(568年)两次军事征讨,才占领了越嶲地方。在定笮境置定笮镇,大坪及江北中部地归其节制,河西地曾先后为其所设的严州平乐郡、宣化郡可泉县辖境。除此,河东地、江北东部地、江北西部地,以及江南地,仍为爨氏所据。

·隋朝至元

隋初,仍置严州,旋改称西宁州、嶲州,复为越嶲郡。废北周所设严州五郡,另置五县为越嶲郡属县。市境大坪及江北中部地仍归定笮镇节制,河西地属可泉县,河东地及江北东部地为新置的会川县辖区。江北西部地及江南地,仍为爨氏控制。

唐朝大力经略西南,改越嶲郡为嶲州,置都督府,再改州为郡,依旧都督府。越嶲郡共领九县,市境河西地为西泸县境,河东地为会川县辖区,江北东部地隶于和集县,大坪、江北中、西部地在一度为牢州及松外、寻声县境域后,改属于昌明县。唐以越嶲为基地,政治招抚和军事征伐并用,恢复宁州,改称为郎州、戎州,又设姚州于弄栋川,并皆置都督府。市境江南地,初属西濮州的蜻蛉县辖地,后为西利(微)州十部县境域,并转隶于姚州。

唐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地方割据政权占领姚州,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757—758年),又进据嶲州,今米易,当时名诺赕,隶于会川都督府清宁郡。盐边县境内有松外城,是剑川节度香城郡的辖区。江北西部地是剑川节度善巨郡的境域。江南地则属弄栋节度控制区。之后,继南诏统治这里的大长和、大天兴(兴源)、大义宁地方割据政权,基本上沿袭这种建置。

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市境河西地为巴翠部、落兰部领地,隶于建昌府。河东及江北东部地为绛部活动区域,属会川府境。大坪及江北中西部地,有如库部,是善巨郡地。

宋朝,蒙古汗国(元朝前身)灭大理段氏政权,在宪宗四年(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占领今攀西地区。

元代建朝后,在此置罗罗斯宣慰司和都元帅府,下领路、州(府)、县,隶于云南行中书省。市境河西地属定昌路(后并为德昌路)普济州、威龙州境。河东地属会川路武安州辖区。江北东部地属黎溪州。江北中部及大坪地,属柏兴府润盐县辖区。江北西部地,隶于丽江路军民宣慰司北胜府。江南地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都元帅府所属的大理路姚州大姚县辖区。

·明至民国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罢罗罗斯宣慰司,将其地由云南划归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在此另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下领五卫、八所、四长官司。市境河西地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的普济、威龙两州(后改长官司)辖区。河东地是会川卫守御迷易千户所领地。江北东部地属黎溪州境。大坪及江北中部地,为盐井卫打冲河守卫中左所(后分为五)和马喇长官司的辖区。江北西部地,是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北胜直隶州境域。江南地则是属云南姚安府姚州大姚县辖地。市境至此分属于川、滇两大政区。

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政府才实际控制这一带地方。雍正六年(1728年),在此置宁远府,隶于四川行省,并设西昌、冕宁、盐源、昭觉县和会理州,为府的下属政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守御迷易千户所为巡检司,并入会理州。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从盐源县分置阿所拉巡检司。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盐边厅,直隶宁远府。故市境河西地为西昌县属之普济、威龙两长官司领地,河东地为会理州迷易巡检司境,江北东部地为会理州辖区,原大坪及江北中部地,是盐边厅的境域。云南行省方面,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并永北直隶厅所属的旧衙坪、华荣庄两经历署为荣坪县,后改为华坪县。市境江北西部地为华坪县辖区,江南地是大姚县的北境。

进入民国,市境仍分属川滇两省。1912年,改迷易为会理分州,1913年,改会理州为县,1920年,改迷易为会理分县(米易古称“迷昜”。据传,曾有一位捐官刚上任时,错将衙门驻地“迷昜”念成“迷易”,后来以讹传讹,老百姓逐渐把“迷昜”当作“迷易”)。1913年,盐边厅升为县,在大姚北境设苴却行政委员。1929年,在苴却行政区设永仁县。1935年,改宁远府为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1939年,市境金沙江以北、巴关河以东地,随第十八行政督察区划入新建立的西康省,为其第三行政督察区属地。1941年,置德昌设治局,1945年升为县。市境河西地由西昌县属转为德昌县辖,河东及江北东部地为会理县境,大坪及江北中部地仍是盐边县区域。以上属于西康省辖区。江北西部地为华坪县境,江南地由大姚县境转为永仁县辖地,由云南省管辖。

·解放之后

大田会议会址

解放后,1951年在会理、德昌部分地区,建立迷易县,次年更名为米易县,隶于西康省西昌专区(因米易气候独特,物产丰富,尤其盛产大米,且一年三熟,“迷易”最后演变为现今的“米易”)。1955年,西康省撤销,会理、米易及盐边等县,随西昌专区重隶四川省。市境江北西部地,初属云南省丽江专区华坪县,江南地属楚雄专区永仁县。1958年,合永胜、华坪两县为永华县,永仁县并入大姚县,市境两地亦随之改属。1961年,重新恢复华坪县及永仁县建制,市境江北西部地重隶华坪,江南地仍属永仁。这种隶属关系,一直继续至攀枝花建市之前。

1965年1月7日,中共西南局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成立渡口工业区政府的请示》,建议在渡口工业区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工业区人民政府。

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的批复》,即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3月20日,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4月22日,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的请示,同意将攀枝花特区对外改称渡口市,划定区域范围总面积1411.96平方公里,地跨金沙江两岸。

1965年设市时,将云南省永仁县原辖仁和区的18个公社、大田区的9个公社、丽江专区华坪县大兴区的7个公社、三阳区的3个公社和四川省西昌专区盐边县同德区和务本区各2个公社,会理县红格区的新民、安宁2个公社划入,经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以上划入的43个公社,建置大河、大田、金江、玉泉4个区。

1973年2月,经省委批准决定撤销大田、大河、玉泉、金江4个区建制,另行组建了东区、西区和郊区。东区所辖炳草岗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设在此处。

1974年10月,国务院批复,将云南省永仁县的平地公社(不含落水涧、大麻塘、小石桥3个生产队)和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郊区管辖。

1978年7月,省革委批复同意将会理县红格区所属的红格、新九、猛新3个公社,和爱公社的4个生产大队,划归渡口市郊区管辖。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属西昌专区的米易、盐边两县划归渡口市。

1981年8月7日,郊区更名为仁和区。

1987年1月23日,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行政区划

攀枝花市辖3区2县(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16个街道办事处,21个建制镇,23个乡。

县  区

乡镇、街道名称

东  区

大渡口街道、炳草岗街道、南山街道、向阳村街道、弄弄坪街道、枣子坪街道、长寿路街道、密地街道、瓜子坪街道、银江镇

西  区

清香坪街道、玉泉街道、河门口街道、陶家渡街道、摩梭河街道、大宝鼎街道、格里坪镇

仁和区

大河中路街道、仁和镇、平地镇、大田镇、福田镇、同德镇、金江镇、布德镇、前进镇、大龙潭彝族乡、啊喇彝族乡、总发乡、太平乡、务本乡、中坝乡

米易县

攀莲镇、丙谷镇、得石镇、撒莲镇、垭口镇、普威镇、白马镇、草场乡、麻陇彝族乡、新山傈僳族乡、湾丘彝族乡、白坡彝族乡

盐边县

桐子林镇、红格镇、渔门镇、永兴镇、益民乡、新九乡、和爱彝族乡、红果彝族乡、鱤鱼彝族乡、共和乡、国胜乡、红宝苗族彝族乡、惠民乡、箐河傈僳族乡、温泉彝族乡、格萨拉彝族乡

攀枝花市政区面积(km2

东  区

167.225

西  区

123.955

仁和区

1727.07

米易县

2152.695

盐边县

3269.453

合计

7440.398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攀枝花市卫星遥感图

攀枝花市是中国四川省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纬26°5′~27°21′,东经101°08′~102°15′,金沙江雅砻江交汇于此。

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交界。

北距成都614千米,南接昆明273千米,是四川省通往亚、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主要通道。

·地形地貌

攀枝花市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平坝台地、高丘陵、低中山、中山山原6类,以低中山和中山为主,占全市面积的88.38%。市域最高海拔4195.5米(盐边县柏林山穿洞子),最低海拔937米(仁和区平地镇师庄)。

·水文水资源

金沙江大峡谷

攀枝花市属金沙江、雅砻江两大水系,雅砻江于境内倮果汇入金沙江,主要支流有安宁河、鳡鱼河、大河、藤桥河等。全市流域面大于5 平方千米的河流有95 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的6 条,100-500 平方千米的26 条,50-100 平方千米的18 条,5-50 平方千米的45 条。全市水资源量1144.18 亿立方米,其中:当地水资源量42.18 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1102亿立方米。攀枝花市境内金沙江、雅砻江及其支流,目前已开发装机707.4 万千瓦,其中二滩水电站330 万千瓦、观音岩水电站300 万千瓦(坝址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和丽江市华坪县境内)、桐子林水电站60 万千瓦、盐边县小水电站8.8 万千瓦,米易县小水电站8.6 万千瓦;正在开发装机95 万千瓦,其中金沙水电站56万千瓦、银江水电站39 万千瓦。

·气候环境

 攀枝花市是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小岛,具有四季不分明,而干雨季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等特征。

攀枝花市所处的河谷地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9℃-21℃之间,全年无冬,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也在11℃以上。6月为全年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在26℃左右。这里云量少,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长达2300-2700小时。年总降雨量820-1100毫米之间,分干、雨两季,降水量高度集中在雨季(6-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

从河谷到高山具有南亚热带至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气候垂直变化大的真实描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因此,四季都是旅游的好季节,特别适宜冬季避寒旅游。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平均

气温

13.6

17.0

21.2

24.5

25.6

26.1

25.3

24.8

22.8

20.3

16.1

13.0

20.9

平均

降雨量

5.4

3.5

7.6

13.1

56.3

140.4

218.4

181.1

136.1

59.5

15.6

1.7

838.7

平均降雨日数

1.5

1.6

2.5

3.7

9.1

14.0

18.4

15.1

13.6

9.5

3.9

1.0

93.9

攀枝花市月平均气温、降雨、降雨日数统计表(单位:温度为℃、雨量为mm、降雨日数为天)。

(根据1981-2010年最新30年气候资料)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山

攀枝花市已探明铁矿(主要是钒钛磁铁矿)71.8亿吨,占四川省探明铁矿资源储量的72.3%,是中国四大铁矿区之一;伴生钛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伴生钒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3%,居世界第三。探明石墨资源储量全国第三。经过多年开发利用,截止2015年末,全市钒钛磁铁矿保有资源储量66.4亿吨,其中伴生钛矿(TiO2)4.3亿吨,伴生钒矿(V2O5)1020.3万吨;钴查明资源储量2.7万吨,此外还伴生有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多种稀贵金属;非金属矿产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3.4亿吨,晶质石墨保有资源储量1555.2万吨,苴却石保有资源储量2077.5万吨,溶剂石灰岩保有资源储量3.4亿吨,冶金白云岩保有资源储量4743.5万吨,耐火粘土保有资源储量1209.8万吨,硅藻土保有资源储量1355.6万吨,花岗石保有资源储量812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攀枝花块菌(松露)

攀枝花境内生息繁衍的陆生野生动物(不含昆虫)有5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50余种。植物190余科、900余属、2300余种,其中,2.7亿年前遗留下来的,被生物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的38.5万余株天然攀枝花苏铁林,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北、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苏铁林。因成片生长,年年开花,雌雄竞放,举世称奇,与恐龙、熊猫并称“巴蜀三宝”。

·特色农产品

  芒果园里硕果累累

  芒果熟了

  芒果

   芒果与草莓

                                                                   石榴

                                       莲雾

枇杷

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上市错季、效益突出等特点。建成全省设施规模最大的冬春喜温蔬菜基地、全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品质最优、成熟最晚”的芒果基地,还出产莲雾、火龙果、凤梨释迦等热带珍稀水果。攀枝花晚熟芒果、早春枇杷等优质水果和以番茄、四季豆、苦瓜、茄子、辣椒为主的早春蔬菜享誉成都、重庆及周边城市,远销北上广等大城市。“攀枝花芒果”、“攀枝花枇杷”、“大田石榴”、“红格脐橙”等登记注册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攀枝花”牌商标已进行国际注册,获得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攀枝花芒果”获评“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入选“2016年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交通运输

·航空

攀枝花保安营机场

攀枝花保安营机场目前开通了4条航班线路,分别为攀枝花—成都,攀枝花—重庆—北京,攀枝花—深圳,攀枝花—武汉—上海。

攀枝花—成都航线:川航每天一班,国航每天一班。

攀枝花—重庆—北京航线:川航每周一、三、五、七各一班。

攀枝花—深圳航线:深航每天一班。

攀枝花—武汉—上海航线:2016年12月22日开通,东航执飞,首月每周一班,拟定通航一个月后每周二、四、六各一班。


·铁路

攀枝花高铁站效果图

主要铁路线:成昆铁路成昆铁路复线(建设中)、成昆线渡口支线(攀枝花至格里坪)

规划攀枝花到云南昭通的昭攀丽铁路,以及经过西昌到宜宾的宜西铁路,可以通过该铁路运输钢铁产品到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再通过宜宾港运输将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始发列车

K118/7 (空调快速)攀枝花-北京西

T8870/69 (空调特快) 攀枝花-成都

K9484/3(空调快速) 攀枝花-成都

K9472/0 (空调快速)攀枝花-隆昌(经成渝线)

6162/1(普慢) 攀枝花-昆明

5634/3(普快)攀枝花-普雄

途经列车

K114/3(空调快速)成都-昆明  K146/5(空调快速)成都-昆明

K166/5(空调快速)西安-昆明  K1502/1(空调快速)乌鲁木齐南-昆明

·高速公路    

京昆高速公路金沙江大桥

京昆高速公路成都至攀枝花、攀枝花至昆明已全线开通。攀枝花北距成都614公里,驾车至西昌、成都分别仅需不到3个小时及6个多小时;南至昆明273公里,驾车至武定、昆明分别仅需2个半小时及3个小时左右。

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已经建成通车。

建设中的攀大高速公路将拉近攀枝花同滇西北的距离。

 

·长途客车

攀枝花高速大巴

攀枝花市目前具备完善的客运站场及客运班线,现有市汽车客运中心、盐边县汽车客运站、米易县汽车客运站三个公路客运站场,运行有至重庆、巴中、泸州、遂宁、南充、丽江、瑞丽、香格里拉、腾冲等大中城市的线路,提供客车附搭小件快运服务。

 

人口民族

·人    

沐浴阳光快乐成长

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110.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76万人,非农业人口58.89万人;男性人口56.43万人,女性人口54.2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10238人,当年死亡人口65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31‰。年末常住人口123.25万人,城镇化率为64.74%,比上年提高0.71个百分点。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0064对,离婚登记4344对。

·民族

                                   民族舞蹈

攀枝花共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市人口的85.6%,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的14.4%,4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占全市人口的11.7%,其次是傈僳族、回族、苗族、傣族、纳西族、满族、白族、土家族等。


政 治

攀枝花市委书记

张  剡

攀枝花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建勤

攀枝花市委副书记

虞  平

攀枝花市委常委

沈  钧

张  敏

谢晓东

江  海

谢忠华

吴成钢

刘  海

李力生

黄岳槐

刘文彬

攀枝花市政府副市长

沈  钧

黄岳槐

刘文彬

殷旭东

刘建明

李仁杰

李文飞

敬登峰

(截至2016年11月)

经 济

·综述

2015年,攀枝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5.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1亿元,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61.03亿元,增长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2%,拉动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5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3%,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078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73.8:22.8调整为3.4:71.4:25.2。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50.37亿元,增长9.0%,占GDP的比重为48.7%,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48.0%。

2015年,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04亿元,增长7.5%;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0亿元,增长8.4%;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01亿元,增长8.3%;米易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1亿元,增长10.2%;盐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12亿元,增长8.0%。

·第一产业

                  攀枝花市米易县现代农业基地

                      米易县普威镇油菜花田

2015年,攀枝花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4亿元,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2.62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0.88亿元,增长4.6%;牧业产值16.58亿元,增长2.6%;渔业产值4.10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6亿元,增长5.3%。

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4.17万公顷,增长1.5%;油料播种面积0.24万公顷,下降1.8%;烟叶播种面积0.82万公顷,下降2.5%;蔬菜播种面积1.39万公顷,增长2.9%。

2015年,粮食总产量22.45万吨,增长2.9%;油料产量0.36万吨,下降0.9%;烟叶产量1.69万吨,下降2.4%;蔬菜产量69.82万吨,增长4.9%;水果类产量22.82万吨,增长8%。肉类总产量5.40万吨,增长0.8%;猪肉产量3.99万吨,下降0.5%;牛肉产量0.32万吨,增长3.8%;羊肉产量0.47万吨,增长5.8%。

2015年,完成造林面积392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666公顷,育苗面积30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03%。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8.48万千瓦,增长2.0%;机耕负担面积50.85千公顷,增长4.4%;年末排灌机械保有量4976台。

·第二产业

                                  攀钢厂区全景

攀枝花含钒钢轨行销全国走向世界

2015年,攀枝花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61.08亿元,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41.91亿元,钢铁行业205.58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04.84 亿元,机械制造加工业194.89 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91.78 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91.7 亿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68.26 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62.12亿元。

2015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3.5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年末资质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2个,实现总产值174.37亿元,增长6.9%。

·第三产业

攀枝花东盟国际商贸城

           攀枝花东盟国际商贸城东盟十国馆区

2015年,攀枝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20亿元,增长11.8%。按行业分,批发业15.22亿元,增长14.9%;零售业232.51亿元,增长11.3%;住宿业2.94亿元,增长10.5%;餐饮业35.53亿元,增长13.8%。

2015年,旅游总收入202.11亿元,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659.86万人次,增长20%。全市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8个,星级饭店、宾馆18个。

2015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1.55亿元,其中,电信业务主营收入9.92亿元,邮政业务主营收入1.63亿元。年末拥有邮电局(所)67处;全年报刊发行量2861.76万份;函件453.72万份;快递业务量528.51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7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16.29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数33.07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29.61万户。

201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56.81亿元,比年初增加31.25亿元,增长3.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62.44亿元,比年初增加30.46亿元,增长7.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97.15亿元,比年初增加38.66亿元,增长5.9%。

2015年末共有保险公司1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9.6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53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2.16亿元。保险赔款支出7.7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3.94亿元,人寿保险赔款支出3.85亿元。

  文化艺术

·文化遗存

攀枝花市现有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回龙湾洞穴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居住遗址,何家坝遗址、下湾遗址、红星遗址等属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

青铜时代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是各种类型的青铜制品。在攀枝花市所辖盐边县、米易县和仁和区,先后收集到近20件青铜器。它们多数出土地点明确,为古代墓葬之随葬品。发现的青铜器大都是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可分3大类,兵器类有铜剑、铜矛、铜戈铜钺,工具类有铜斧、铜刀、铜锄,装饰品类仅见铜手镯,其中兵器数量最多。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工艺成熟、纹饰特征突出。器形90%与滇西地区青铜器类似,文化面貌一致,表明活动在攀枝花境内的山地民族同滇西主体民族系同一民族集团成员。少数有明显蜀文化特征的青铜器,系受蜀文化影响产生的仿制品。这批距今两千多年(相当于中原战国~西汉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存,确立了攀枝花青铜时代历史。文化内涵出现不同文化因素交汇现象,反映了古代滇西与蜀地民族长期存在的经济、文化交往,也是滇、蜀古道沟通的重要例证。因此,在金沙江中游青铜文化研究上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攀枝花的遗址中,还有一批古代军事营地,如保安营、万宝营、得胜营等。

攀枝花是因三线建设而起的城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如攀钢的高炉群、兰尖铁矿采场、503地下战备电厂、大宝鼎煤矿采空区等。攀枝花市收集了大批三线建设历史时期的文物,兴建了一座2.4万平方米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的老人演奏口弦

攀枝花市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歌舞、技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米易县新山傈僳族约德节、东区阿署达彝族打跳舞、平地迤沙拉谈经古乐、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羊皮鼓舞、苗族绷鼓仪式、苗族斗釜歌、傈僳族婚礼、仡佬族送年节、新山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傈僳族刺绣技艺、傈僳族织布技艺、笮山锅庄都是省内外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多次代表攀枝花组团参加历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攀枝花市共有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进入了省、市、县(区)三级保护名录,13项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保护名录,8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2012年,苴却砚雕刻技艺传承人任述斌所在的市鑫苑工艺美术制品厂成为省级首批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4年,市敬如石艺有限责任公司被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15年,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苴却砚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苴却砚文化已成为攀枝花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此外,攀枝花市平地镇中心校建立“仁和区未成年人谈经古乐学习传承基地”,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每年举办“约德节”、盐边县永兴镇每年举行仡佬族“送年节”民俗活动,在传承民风、民俗,展示民族风情的同时,也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保护。

·饮食文化

爬沙虫

                  铜火锅

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又是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饮食文化也因此呈现多元化格局:既有独具地域特色的盐边菜、羊肉(牛肉)米线、雅江鱼、铜火锅、俚濮彝族风味菜等,又兼具全国东西南北的风味,同时也有国外知名餐饮品牌入驻。

·地域特色餐饮

盐边菜。主要特点是选用绿色、生态、自然的食材,烹饪制作独具匠心,是攀枝花本土开发形成的地域特色菜系,丰富了川菜的内容。主要菜品有油炸爬沙虫、油炸蜂蛹、坨坨肉、盐边泡菜鱼、油底肉、攀枝花炒腊肉、二滩银鱼烘蛋、养生荞麦粑等系列菜品,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代表性的餐馆是大笮风酒楼、宋艳华餐厅。

雅江鱼。主要特点是食材特有,以雅砻江生长的雅江鱼为原料,烹饪制作颇具特色,以麻辣鲜香的豆花鱼为主打菜品,也兼备有清汤鱼等系列菜品。代表餐馆有雅江渔港、宏达渔馆。

铜火锅。用铜制作的特制锅烹饪,以木炭为燃料,原料主要是土鸡、火腿、生态肉丸、新鲜蔬菜等,风味独特,深受八方食客欢迎。其代表是米易铜火锅。

羊肉汤锅。主要特点是食材选用攀枝花及周边绿色生态羊肉为原料,以独特的配方熬制的火锅,具有养生、滋补价值。代表餐馆是平地老陈羊肉。

羊肉(牛肉)米线。羊肉(牛肉)米线是具有攀枝花地域特色的小吃。主要特点是选用攀枝花本地绿色生态羊肉(牛肉)为原料熬汤制作成原汤再煮米线,加上豆瓣、花椒、小米辣等佐料,鲜香味浓,口感独特。代表餐馆有实惠香羊肉米线、杨大姐私房牛肉馆、盐边丁米线店、盐边县熊幺妹餐馆。

  俚濮彝族风味菜。主要特点是选用绿色、生态、自然的食材,按照俚濮彝族的习惯烹制,口味独特。代表餐馆是阿莫莫酒楼。

·中餐类

攀枝花中餐南北风味荟萃,同时融入地域特色,代表性餐馆有渔当家、成都辣王、梨园祥、百杏厨房、吾家菜馆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

·火锅类

攀枝花虽然在地缘上偏向云南,但口味却是地地道道的川味,80%的火锅连锁知名品牌都在攀枝花开有分店。攀枝花本土的“地摊老火锅”在市内拥有多家分店,并将分店开到了省外。

·烧烤类

攀枝花的烧烤也是风味多样、异彩纷呈,分为法式风味烧烤、巴西风味烧烤、韩国风味烧烤以及本地风味烧烤,尤以盐边特色烧烤备受市民和游客推崇。

 

旅游资源

攀枝花市先后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目的地试点城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被纳入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广联盟,是大香格里拉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花是一座城,城市一朵花”、“阳光花城 康养胜地”、“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等城市宣传语正广为传诵。这里有高峡平湖的水墨二滩,有神奇疗养保健功效的红格氡温泉,有绚丽索玛花海的格萨拉,有万亩三角梅怒放的阿署达花舞人间,有米易国家级皮划艇竞训基地,有镌刻三线建设历史记忆的大工业,还有42个民族积淀的多元文化。每年举办欢乐阳光节、米易迷昜灯会、索玛花节、芒果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是田园休闲度假的上佳之选,是户外运动健身的理想之地,更是阳光生态康养的旅游胜地。

1.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区 格萨拉风光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西北部,距市区约110公里,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天然园林、高山草甸、湿地、天坑地漏、天然石林、地下溶洞等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景区内有万亩盘松、杜鹃花海、彝族风情和天坑地漏“四绝”,被誉为“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诗一样的美丽天堂”,有“小香格里拉”之称,建有太古影视城,是影视剧摄制组摄取外景的理想场地。


2.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二滩水电站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盐边县城旁,距市区20余公里,地处成都—峨眉山—西昌—攀枝花—昆明旅游热线上。景区内山奇、水秀、林幽,有“山似三峡、水胜漓江”之誉。雄伟壮观的电站,烟波浩渺的碧湖,四周环列的青翠群山,莽莽的原始森林,构成一幅超凡脱俗的天然水墨山水画,宛若人间仙境,素有“百里画廊,水墨二滩”之称。


3.米易颛顼龙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颛顼龙洞景观

景区位于米易县城旁,成昆高速公路挂榜出口,距离市区约90公里,前临安宁河,后靠龙肘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颛顼故里而得名。溶洞内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犹如天然氧吧,洞内的钟乳石、石柱、石笋、石幔、石葡萄等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形成水景交融、美轮美奂的洞穴景观,被誉为“中华奇洞”。


4. 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中国特色小镇、省级旅游度假区

     假日酒店

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距市中心30公里,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度假区群山环抱,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红格温泉富含配置合理的 60 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水温高达57°C,是国内少有的优质氡温泉。芒果、荔枝、桂圆、脐橙等水果四季常新,成排的棕榈、橡皮树随风摇曳,盛开的紫荆花、三角梅团花簇锦,是一个集温泉沐浴、运动休闲、生态保健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5.大笮风旅游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大笮风茶园

大笮风旅游基地位于盐边县柏林山旁,距市区约90公里,是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体验、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为一体的景区。该景区以柏林山麓万亩茶山的秀美山色为依托,充分挖掘“笮山若水”蕴含的山水文化与茶文化,使游客欣赏茶园秀丽风光的同时,品味茶文化的真谛,是融自然性、文化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6.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花舞人间景区

景区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占地面积20000余亩,景区内含阳光会议度假区、民俗风情度假区、花香果园体验区、山水养生度假区、游客接待中心区五大功能区域,是以山地阳光运动健身为核心,集康体游乐、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生态人居为一体的近郊综合康养旅游度假区,万亩艳丽的三角梅和丰富的果蔬遍布田园山乡。 

7.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

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景观

度假区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河畔,与市中心紧密相连,是以阳光康养为核心产业的大型复合型旅游度假项目,以“旅游+”模式为平台,将康养产业、酒店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休闲、新型农业聚合发展。


8.苴却砚文化主题街区

                                   攀枝花苴却砚

位于仁和区岩神山风景区脚下,攀枝花城市景观大道旁,共计投资5亿元人民币,共占地约95亩,由约19亩的“金海玉石文化街”、约69亩的“金海苴却砚文化街”以及约7亩的“中国苴却砚博物馆”三部分组成,项目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旅游区结合苴却砚文化和长廊式地理形态,规划为“一廊三区十大文化景观”,由仁和区独有的大河风情长廊串联起两个文化旅游街区及中国苴却砚文化博物馆,让整个旅游区形成旅游观光与文化消费的良好互动。


9.“枇杷水乡”芭蕉箐——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芭蕉箐休闲漂流

位于米易县丙谷镇东部,距县城20公里。区内常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光热资源丰富。马鞍山、三岔河、三角塘等七个中小型水库,如珍珠串联其间。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万亩枇杷成熟,畅销成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在景区,游客可以夏赏荷花、秋摘硕果、乘皮划艇漂流,在享受乡村休闲漂流畅爽体验的同时,还可戏水、打水仗,或者来一场真人CS对抗战。可供300余人食宿的旅游新村、农家别墅错落有致,生态土鸡、生态鱼、火腿、腊肉、烧烤等当地特色美食等您品尝。

·阳光康养旅游

                            在攀枝花过冬的外地老人

攀枝花地处北纬26度左右,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日平均日照时数保持在8个小时左右,环境相对湿度在55~60%,城区海拔高度为1000~1500米。市域环境绿化度较高,有完善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全的医疗保健网络,是辐射周边区域的医疗卫生高地。久居于此,对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偏头痛及冠心病等疾病有显著的自然疗效。每年都有10万以上的老年人到攀过冬,众多国家级、省级体育运动队选择在此冬训,被誉为“康养胜地”和“冬训天堂”。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攀枝花市二小

2015年,攀枝花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339所,在校学生22.8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学生39600人;中等职业学校8所(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16714人;普通中学54所,在校学生66875人;小学65所,在校学生7413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9人;幼儿园208所,在园幼儿30803人。全市有教职工16662人,其中专任教师13711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61%,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高等教育学校:攀枝花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攀枝花广播电视大学。

省一级示范高中: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省二级示范高中: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四川省米易中学校、攀枝花市大河中学。

  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科技事业

   科技攻关

2015年,攀枝花正式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各项专利申请数2092项,其中发明专利92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57件,位居四川省第二位。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为全国金属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8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户,科技新增经济效益12.99亿元。安排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1336个,各类科技项目获省、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5项,其中省级奖15项。全市有科技人员8529人,其中,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R&D人员)4451人。全市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排名四川省第三位。 


·文化事业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外景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内景

                                                              三线建设十三个重点省区示意图

                                                温家宝向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赠书

截至2015年,攀枝花建有博物馆和展览馆4个;文化馆(站、室)533个,其中,文化馆6个,文化站46个,文化室481个;剧场影院7个;公共图书馆6个,农家书屋351个,社区书屋128个,藏书总量160余万册;广播电视台(站)7家,43个乡镇广播电视站,351个行政自然村全部开通广播和电视。市级办有综合性广播节目两套,每天自办节目达到35小时;电视节目三套,每天自办节目2.4小时。广播电视节目基本实现全域覆盖,有线及网络电视用户27万户,广播电视新媒体用户18万,有线电视数字化率达到98%,市、县(区)自办电视节目覆盖率超过87%。

攀枝花市标志性文化建筑——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59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为丰富的三线主题博物馆,也是四川省两家“国字号”冠名的博物馆之一。该馆入选国家文物局2016年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主题展览,是全国12个、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展陈项目。

苴却砚特色产业地标——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占地面积为0.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44万平方米,总投资0.32亿元,现有藏品1886件,是国内唯一的以苴却砚艺术为主题打造的博物馆。

·医疗事业

                                                             花城医院效果图

    截至2015年,攀枝花市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064个,已建成国家三级医疗保健机构6所、二级医院9所;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所、妇幼保健机构6所、卫生计生监督机构6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所、采供血机构1所。全市卫生计生人员126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039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0097张,其中:医院8729 张,基层医疗机构1151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7张。每千人口床位8.19 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8.15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1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54人。人均拥有床位、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护士数位居全省前列。

 ·体育事业

                                                      米易国家级激流回旋竞训基地

                                                                     红格竞训基地

                                                               攀枝花体育场与体育馆

2015年,攀枝花市拥有大型综合体育场(馆)8个,各级体育社会团体56个,全民健身路径715条,全民健身辅导站261个。全市各类运动队夺得全国比赛金牌10枚,省级比赛金牌32枚、银牌32枚、铜牌36枚。全年举办了45次全民健身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达4万人次。

·城市建设

                                                                           攀枝花市仁和区城区

攀枝花市是川滇交界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宜居城市。整个城市以沿金沙江的东西向和仁和大河的南北向为发展轴线,并以机场为中心城市绿核,形成由江南片区、江北片区、城西片区和城东片区组成的组团式“阳光花城”。2015 年,全市常住城镇人口 80 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74.08 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3017.54 公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3.26平方米。在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形成了与现代化大城市指标体系一致的发展格局,城市建设步入科学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环境保护

                                                               天蓝、水清、城美

2015 年,攀枝花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9%,4 天轻微污染,位列全省第三。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6 项因子开展自动监测, AQI 指数范围为28~114,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为四川省五个达标城市之一。金沙江攀枝花段、雅砻江攀枝花段水质优,水质类别为Ⅰ类;重点湖库水质所有断面水质优,水质类别均为Ⅱ类。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1.6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

2015 年,全市完成义务植树248.11 万株,落实484.2 万亩森林资源管护任务,巩固历年退耕还林成果27.5万亩。

·社会保障

                               社区康养护理中心

2015年,攀枝花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7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5.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0.9万人,参加城乡居保人数23.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1%。

全市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65万人。全市拥有农村敬老院24所,床位0.24万张。全市拥有公办老年社会福利养老机构7个,床位690张。

来源: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产品好做推广,就找攀西商界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