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里长海。
近年来,凉山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发展,今年春节,阳光效益与春晚效益的结合和碰撞,让凉山旅游燃起了一把火。未来,凉山将如何做好旅游文章?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凉山州旅游局党组书记苏正清,就凉山旅游发展接受了记者专访。
“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未来五年凉山旅游发展指明了目标,明确了方向。”苏正清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国际、阳光、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未来凉山旅游产业将作为千亿集旅游集群进行打造。
建设安宁河“农文旅”绿色走廊、香格里拉黄金走廊、金沙江高峡平湖休闲观光走廊、大凉山彝族文化体验区等旅游经济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还将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城镇、旅游村寨,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7定个小目标:旅游收入350亿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凉山力争旅游收入达350亿元以上,面对这一目标任务,凉山州旅游局将开展一系列具体工作。
启动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打造“大凉山”全域旅游度假品牌,加速推动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跨越。
办好旅游节庆活动。
旅游扶贫更好的结合,对全州136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凉山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还让贫困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吃上了旅游饭。
通过设计精品旅游环线,将沿途景点更好的串联在一起,2017年将重点推出冕宁野勒——大桥水库——彝海——灵山——卫星发射基地——乘船进木里——寸东海子——泸沽湖——公母山——西昌的旅游精品大环线。这条旅游大环线,让游客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航天文化、摩梭文化,欣赏到野勒、寸冬海、泸沽湖等大美的自然风光,旅途中野勒羊肉、灵山豆花饭、猪膘肉等美食一路相伴。
东线,以浓郁的彝族风情为主,沿途有岩画、湿地等大美的自然风光,加上彝族服饰文化、毕摩文化、火把文化等浓郁的民俗风情,将进一步大力挖掘彝族文化资源,把东线打造为彝族文化体验经济带。
打造西部香格里拉国际人文生态旅游区,南部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北部红色文化和航天科技体验旅游区,中部安宁河谷“农、文、旅”休闲观光度假旅游区。东西南北中发展旅游各具特色。
州内景区上档升级,泸沽湖在今年内争创5A,螺髻山、冕宁灵山景区在十三五期间创5A,谷克德创4A;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大旅游商品的对外营销;进一步科学的统计好旅游收入,科学掌握旅游经济,为旅游发展做好分析;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旅游职能。
文/记者 袁蕾 图/邹森
木里长海。
近年来,凉山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发展,今年春节,阳光效益与春晚效益的结合和碰撞,让凉山旅游燃起了一把火。未来,凉山将如何做好旅游文章?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凉山州旅游局党组书记苏正清,就凉山旅游发展接受了记者专访。
“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未来五年凉山旅游发展指明了目标,明确了方向。”苏正清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国际、阳光、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未来凉山旅游产业将作为千亿集旅游集群进行打造。
建设安宁河“农文旅”绿色走廊、香格里拉黄金走廊、金沙江高峡平湖休闲观光走廊、大凉山彝族文化体验区等旅游经济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还将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城镇、旅游村寨,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7定个小目标:旅游收入350亿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凉山力争旅游收入达350亿元以上,面对这一目标任务,凉山州旅游局将开展一系列具体工作。
启动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打造“大凉山”全域旅游度假品牌,加速推动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跨越。
办好旅游节庆活动。
旅游扶贫更好的结合,对全州136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凉山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还让贫困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吃上了旅游饭。
通过设计精品旅游环线,将沿途景点更好的串联在一起,2017年将重点推出冕宁野勒——大桥水库——彝海——灵山——卫星发射基地——乘船进木里——寸东海子——泸沽湖——公母山——西昌的旅游精品大环线。这条旅游大环线,让游客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航天文化、摩梭文化,欣赏到野勒、寸冬海、泸沽湖等大美的自然风光,旅途中野勒羊肉、灵山豆花饭、猪膘肉等美食一路相伴。
东线,以浓郁的彝族风情为主,沿途有岩画、湿地等大美的自然风光,加上彝族服饰文化、毕摩文化、火把文化等浓郁的民俗风情,将进一步大力挖掘彝族文化资源,把东线打造为彝族文化体验经济带。
打造西部香格里拉国际人文生态旅游区,南部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北部红色文化和航天科技体验旅游区,中部安宁河谷“农、文、旅”休闲观光度假旅游区。东西南北中发展旅游各具特色。
州内景区上档升级,泸沽湖在今年内争创5A,螺髻山、冕宁灵山景区在十三五期间创5A,谷克德创4A;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大旅游商品的对外营销;进一步科学的统计好旅游收入,科学掌握旅游经济,为旅游发展做好分析;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旅游职能。
文/记者 袁蕾 图/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