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克伯克发在FB上的最新图片,亮瞎世界)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家风不好,那么即便祖辈拥有金山银山也能一夕之间消耗殆尽。可是我们却好像没有总结出怎样的风气才能让家族精英辈出,似乎“精英”和“英雄”一样,总带有宿命论的味道,时世使然,环境造就。
也许扎克伯格的父母能告诉你如何“人工”造就精英家族!
祖辈平凡无奇
小扎的祖辈家境很一般,爷爷是邮递员,奶奶是家庭主妇。老扎的脑子还是很灵泛的。他高中数学和自然科学成绩都是优秀,大学读布鲁克林学院生物学专业。本来很想学数学,但是,作为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他说:“在纽约的犹太人家庭长大,就算你只长了半个大脑,父母也会逼你着去学医。我更适合读数学,但当时还没有程序员这种工作。父母说人生很短暂,时间要用在刀刃上,聪明孩子不能浪费生命。”所以,他上了纽约大学口腔学院。
老扎相亲认识精神科专业学生凯伦,两人结婚安家。连生了四个孩子,开了个诊所,就在家里,用两间做检查室。一家六口挤得没法住。
但老扎认为这是养娃最大优势,“我俩都在诊所工作,办公室就在家里。我非常推崇这种方式,可以融入孩子们的成长。”
扎家四精英
如今,扎克伯格,这个最年轻富豪,还不到32岁,资产达到480亿美元,全球第六富。

(姐姐兰迪也开了家社交媒体公司)
大姐兰迪,长得跟小扎一毛一样。 她在FB当过产品经理和发言人,出来自己开了家社交媒体公司,上过“美国前50数码玩家榜”;老公开电子教材公司,做得很红。全家住硅谷。

(唐娜是高材生,老公也是极客)
二姐唐娜是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主题是论古希腊两个著名诗人。嫁给电脑高材生哈里·施密特,这个女婿早在高中时,设计的APP翻译应用软件就给学校赚了钱。
小妹艾瑞尔大学读IT,毕业在网络交互公司做产品经理。

老扎家真是养娃能手啊!到底有什么诀窍?
养娃宗旨有三条
老扎对孩子的期望也是犹太人思维:他要是能当上律师,那就叫成功!不过老扎很快就发现,没人能当律师……
老扎养娃是有套路的,第一条是“发现和支持长处”:
“我和我的妻子都相信一点,那就是不要强迫你的孩子,也不要试着把他们的生活引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而是要去发现他们的长处是什么,并且支持他们的长处,支持他们会富有激情做的事情。”
二是“不相信体罚”。
“我经常对儿子说不,但说‘不’要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从小讲规矩很重要,孩子的某些行为需要父母当场指出不能容忍。如果你能够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说清楚不喜欢什么不良行为,他们将学会理解你在特定事情上的感受。”
三是搞出个好学的环境。家里房子很简单,但老扎喜欢新科技,有啥产品就赶紧装备,对子女影响很大。

(老扎夫妻看起来的确很潮)
他的诊所最早用数码拍片,比普通拍片辐射小;最早装电脑,用电邮预约看牙;最早装平板电视,电视还能上网,病人等候时还能听iPod。
追求潮流的老扎从未止步。小扎刚出生那年,电脑还又大又贵,他花了巨款1万美元买了台IBM,是全世界最早的电脑用户,买来只能打印发票。这就叫眼光!
只要是孩子想做的事,夫妻俩就很支持,只有一条建议:努力做好。几个孩子从小最喜欢摆弄机器。那时电影《星球大战》上映,小扎很入迷,看完了居然想拍一部电影。
姐妹们都觉得小扎瞎闹,但老扎给儿子买来了一部手持摄像机,机器很大,小扎真扛着拍了部片子。按照这样发展,小扎也许会成为好莱坞导演。但他兴趣很快转移,喜欢电脑,玩网络游戏……
父母的喜好会影响孩子终身,这一点千万不要怀疑。如果父母喜欢读书写作,那么文艺气质一定与孩子相伴,如果父母喜欢打牌喝酒,没事儿还骂骂街,一定附送一枚偶尔流氓气十足的娃。
看准的未来 无条件支持
在那个电脑还是奢侈品的时代,老扎把家里的钱都花了,给4个孩子每人配一台雅达利800!现在看也就是个大点的打字机。
当时小扎10岁,电脑附送编程光碟,老扎看儿子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不错,就用这张碟教他写程序。写了没几天就跟不上儿子,索性给他买了本编程书。
老扎的眼光杠杠的。小扎靠自学看完了书,开始上中学,对学校作业没兴趣,只喜欢编程。老扎没逼他做作业,去请了个软件专家给儿子当家教。专家叫大卫·纽曼,没教多久又吃不消小扎的学习速度:此人骨骼清奇,器宇轩昂,且有慧根,乃是万中无一的武林奇才!
这个奇才决定编程,把家里所有电脑连起来。这想法谁听谁奇怪,家人互相喊一声就行了,搞这个有啥用?结果这个最早的社交网络搞出来以后,家人都觉得好玩,每个人坐在自己房间,在电脑上就能说话。小扎搞这个“马克网”第二年,AOL公司才出第一个聊天软件。
20岁那年,小扎在哈佛同时读IT和心理学两个专业,在宿舍里玩玩电脑就搞出了Facebook,一周访问量就比哈佛官网还要大。专业人士评估网站价值2000万美元,小扎决定退学到硅谷创业。退学这么荒唐的决定,老扎还是大力支持了儿子。
没多久,小扎让他们拿钱买200万股票,作为感谢支持创业,被老扎严词拒绝。幸好,FB董事会硬塞给他买下来,公司2012年上市,老扎的股票价值6000万美元。
现在,老扎还在纽约附近的小房子里当牙医,4个孩子全搬到西岸。他的病人在诊所里上FB,不知道他儿子就是FB创始人。
小扎学到了这份低调,当选《时代》杂志史上最年轻的年度人物,他说“这一年前进比较慢,我被选上了。”
小扎是这么教育女儿
小扎的名言是:我觉得最好的公司,不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成立公司,而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改变世界。和马云爸爸有点像哈。
扎克伯格和哈佛学妹普莉西拉·陈结婚,去年生下女儿Max,狂捐99%股份。夫妻俩的名言是:愿你能成长在更好的世界。
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只要能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宗旨,即便是清洁工人,也能做到世界一流!
可能有的吃瓜群众会认为,这一家子搞的东西都和高科技有关,能不“精英”,能不“高档”么?当然,随着时代的浪潮前进,掌握时兴之物,固然能站在时代的浪尖,光彩熠熠,但是,引导孩子去发现新鲜事物,探索并试图改变世界,遵循着这条万变不离其宗的教育理念,也许,你的孩子就能够改变世界!
来源:网络
编辑:攀西商界网国广教育栏目组 熊丽萍
新闻爆料:0812--5199888
(扎克伯克发在FB上的最新图片,亮瞎世界)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家风不好,那么即便祖辈拥有金山银山也能一夕之间消耗殆尽。可是我们却好像没有总结出怎样的风气才能让家族精英辈出,似乎“精英”和“英雄”一样,总带有宿命论的味道,时世使然,环境造就。
也许扎克伯格的父母能告诉你如何“人工”造就精英家族!
祖辈平凡无奇
小扎的祖辈家境很一般,爷爷是邮递员,奶奶是家庭主妇。老扎的脑子还是很灵泛的。他高中数学和自然科学成绩都是优秀,大学读布鲁克林学院生物学专业。本来很想学数学,但是,作为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他说:“在纽约的犹太人家庭长大,就算你只长了半个大脑,父母也会逼你着去学医。我更适合读数学,但当时还没有程序员这种工作。父母说人生很短暂,时间要用在刀刃上,聪明孩子不能浪费生命。”所以,他上了纽约大学口腔学院。
老扎相亲认识精神科专业学生凯伦,两人结婚安家。连生了四个孩子,开了个诊所,就在家里,用两间做检查室。一家六口挤得没法住。
但老扎认为这是养娃最大优势,“我俩都在诊所工作,办公室就在家里。我非常推崇这种方式,可以融入孩子们的成长。”
扎家四精英
如今,扎克伯格,这个最年轻富豪,还不到32岁,资产达到480亿美元,全球第六富。
(姐姐兰迪也开了家社交媒体公司)
大姐兰迪,长得跟小扎一毛一样。 她在FB当过产品经理和发言人,出来自己开了家社交媒体公司,上过“美国前50数码玩家榜”;老公开电子教材公司,做得很红。全家住硅谷。
(唐娜是高材生,老公也是极客)
二姐唐娜是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主题是论古希腊两个著名诗人。嫁给电脑高材生哈里·施密特,这个女婿早在高中时,设计的APP翻译应用软件就给学校赚了钱。
小妹艾瑞尔大学读IT,毕业在网络交互公司做产品经理。
老扎家真是养娃能手啊!到底有什么诀窍?
养娃宗旨有三条
老扎对孩子的期望也是犹太人思维:他要是能当上律师,那就叫成功!不过老扎很快就发现,没人能当律师……
老扎养娃是有套路的,第一条是“发现和支持长处”:
“我和我的妻子都相信一点,那就是不要强迫你的孩子,也不要试着把他们的生活引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而是要去发现他们的长处是什么,并且支持他们的长处,支持他们会富有激情做的事情。”
二是“不相信体罚”。
“我经常对儿子说不,但说‘不’要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从小讲规矩很重要,孩子的某些行为需要父母当场指出不能容忍。如果你能够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说清楚不喜欢什么不良行为,他们将学会理解你在特定事情上的感受。”
三是搞出个好学的环境。家里房子很简单,但老扎喜欢新科技,有啥产品就赶紧装备,对子女影响很大。
(老扎夫妻看起来的确很潮)
他的诊所最早用数码拍片,比普通拍片辐射小;最早装电脑,用电邮预约看牙;最早装平板电视,电视还能上网,病人等候时还能听iPod。
追求潮流的老扎从未止步。小扎刚出生那年,电脑还又大又贵,他花了巨款1万美元买了台IBM,是全世界最早的电脑用户,买来只能打印发票。这就叫眼光!
只要是孩子想做的事,夫妻俩就很支持,只有一条建议:努力做好。几个孩子从小最喜欢摆弄机器。那时电影《星球大战》上映,小扎很入迷,看完了居然想拍一部电影。
姐妹们都觉得小扎瞎闹,但老扎给儿子买来了一部手持摄像机,机器很大,小扎真扛着拍了部片子。按照这样发展,小扎也许会成为好莱坞导演。但他兴趣很快转移,喜欢电脑,玩网络游戏……
父母的喜好会影响孩子终身,这一点千万不要怀疑。如果父母喜欢读书写作,那么文艺气质一定与孩子相伴,如果父母喜欢打牌喝酒,没事儿还骂骂街,一定附送一枚偶尔流氓气十足的娃。
看准的未来 无条件支持
在那个电脑还是奢侈品的时代,老扎把家里的钱都花了,给4个孩子每人配一台雅达利800!现在看也就是个大点的打字机。
当时小扎10岁,电脑附送编程光碟,老扎看儿子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不错,就用这张碟教他写程序。写了没几天就跟不上儿子,索性给他买了本编程书。
老扎的眼光杠杠的。小扎靠自学看完了书,开始上中学,对学校作业没兴趣,只喜欢编程。老扎没逼他做作业,去请了个软件专家给儿子当家教。专家叫大卫·纽曼,没教多久又吃不消小扎的学习速度:此人骨骼清奇,器宇轩昂,且有慧根,乃是万中无一的武林奇才!
这个奇才决定编程,把家里所有电脑连起来。这想法谁听谁奇怪,家人互相喊一声就行了,搞这个有啥用?结果这个最早的社交网络搞出来以后,家人都觉得好玩,每个人坐在自己房间,在电脑上就能说话。小扎搞这个“马克网”第二年,AOL公司才出第一个聊天软件。
20岁那年,小扎在哈佛同时读IT和心理学两个专业,在宿舍里玩玩电脑就搞出了Facebook,一周访问量就比哈佛官网还要大。专业人士评估网站价值2000万美元,小扎决定退学到硅谷创业。退学这么荒唐的决定,老扎还是大力支持了儿子。
没多久,小扎让他们拿钱买200万股票,作为感谢支持创业,被老扎严词拒绝。幸好,FB董事会硬塞给他买下来,公司2012年上市,老扎的股票价值6000万美元。
现在,老扎还在纽约附近的小房子里当牙医,4个孩子全搬到西岸。他的病人在诊所里上FB,不知道他儿子就是FB创始人。
小扎学到了这份低调,当选《时代》杂志史上最年轻的年度人物,他说“这一年前进比较慢,我被选上了。”
小扎是这么教育女儿
小扎的名言是:我觉得最好的公司,不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成立公司,而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改变世界。和马云爸爸有点像哈。
扎克伯格和哈佛学妹普莉西拉·陈结婚,去年生下女儿Max,狂捐99%股份。夫妻俩的名言是:愿你能成长在更好的世界。
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只要能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宗旨,即便是清洁工人,也能做到世界一流!
可能有的吃瓜群众会认为,这一家子搞的东西都和高科技有关,能不“精英”,能不“高档”么?当然,随着时代的浪潮前进,掌握时兴之物,固然能站在时代的浪尖,光彩熠熠,但是,引导孩子去发现新鲜事物,探索并试图改变世界,遵循着这条万变不离其宗的教育理念,也许,你的孩子就能够改变世界!
来源:网络
编辑:攀西商界网国广教育栏目组 熊丽萍
新闻爆料:0812--519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