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孩子必不可少的社交礼仪!
发布时间:2017/4/27 8:38:46 浏览:1120
[摘要]餐桌礼仪!孩子必不可少的社交礼仪!
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吃饭用餐时的基本礼仪。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吃饭用餐都很有讲究,饮食礼仪也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基本的礼仪,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周围的人会觉得你是个很有品位、替别人着想的人,礼仪是被众人所爱戴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餐桌礼仪都有哪些?我们如何来培养孩子好的餐桌礼仪和规矩呢?

怀着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
这种感恩包括对大自然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这种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饭的坐姿,更应该作为一种家庭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吃完之前不要离开座。
除了饭前洗手外,最好让孩子养成吃饭前处理完上厕所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
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样不但好看,而且还有利于消化。
正确的拿筷子。
其实只要1个小时妈妈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

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教育孩子嚼饭的时候尽量闭着嘴,喝汤的时候也慢慢等汤凉了再喝,不要上来就西里呼噜地喝。
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
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同时也要提醒爸爸妈妈,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毕竟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
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1、一起用餐。孩子与父母一道用餐的机会越多,越会学到应有的礼仪。
2、不要求快。在同一时期内有计划的教会一个或两个礼仪。

3、目标合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尽量了解孩子的能力,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龄的差别。
4、要有弹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对劲,就放松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动有趣。孩子想象丰富,都喜欢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时不妨摆设精美的餐点,邀请他们盛装赴宴,教会他们举止要与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称。
6、经常操练。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在公众场合让孩子熟悉平时所学的礼仪。
7、正面教导。孩子对禁止他们做的事易生反感。与其在他们做错事之后批评他们,不如事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

8、善用机会。在节假日或节庆场合,抓住时机教导孩子穿着、餐饮及应对的原则。
9、解释原因。在任何时侯都尽量向孩子解释要遵守礼仪的原因,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10、树立榜样。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也可借助录像带、书籍、图片等进行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攀西商界网国广教育栏目组 熊丽萍
新闻爆料:0812-5199888
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吃饭用餐时的基本礼仪。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吃饭用餐都很有讲究,饮食礼仪也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基本的礼仪,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周围的人会觉得你是个很有品位、替别人着想的人,礼仪是被众人所爱戴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餐桌礼仪都有哪些?我们如何来培养孩子好的餐桌礼仪和规矩呢?
12个基本的餐桌礼仪
1
怀着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
这种感恩包括对大自然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这种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饭的坐姿,更应该作为一种家庭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2
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3
吃完之前不要离开座。
除了饭前洗手外,最好让孩子养成吃饭前处理完上厕所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
4
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样不但好看,而且还有利于消化。
5
正确的拿筷子。
其实只要1个小时妈妈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6
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
7
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8
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教育孩子嚼饭的时候尽量闭着嘴,喝汤的时候也慢慢等汤凉了再喝,不要上来就西里呼噜地喝。
9
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
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同时也要提醒爸爸妈妈,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毕竟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10
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
11
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12
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如何培养餐桌礼仪
1、一起用餐。孩子与父母一道用餐的机会越多,越会学到应有的礼仪。
2、不要求快。在同一时期内有计划的教会一个或两个礼仪。
3、目标合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尽量了解孩子的能力,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龄的差别。
4、要有弹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对劲,就放松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动有趣。孩子想象丰富,都喜欢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时不妨摆设精美的餐点,邀请他们盛装赴宴,教会他们举止要与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称。
6、经常操练。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在公众场合让孩子熟悉平时所学的礼仪。
7、正面教导。孩子对禁止他们做的事易生反感。与其在他们做错事之后批评他们,不如事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
8、善用机会。在节假日或节庆场合,抓住时机教导孩子穿着、餐饮及应对的原则。
9、解释原因。在任何时侯都尽量向孩子解释要遵守礼仪的原因,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10、树立榜样。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也可借助录像带、书籍、图片等进行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攀西商界网国广教育栏目组 熊丽萍
新闻爆料:0812-519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