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要闻>>邓开明是怎样成为“明白人”的

邓开明是怎样成为“明白人”的

发布时间:2016/3/14 21:45:43 浏览:760
[摘要]邓开明是怎样成为“明白人”的

发布时间:2016-03-14 07:43:40   来源: 攀枝花日报 □蒋洁 特约通讯员 赵影

  2015年,米易县垭口镇安全村的2000多亩山药喜获丰收,产量达到了5200吨,收入200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1.4万多元。山药,已经成为该村的致富产业之一。

  当地村民在感慨的同时,常常提起他们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山药种植土专家”邓开明。

  开辟致富路的“明白人”

  高中毕业后,邓开明一直在家务农,与他身边的村民一样——生活平淡而拮据。每天忙活着种地的他,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传统农业效益平平,他苦苦寻求能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路子。

  他发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山药的需求不断上升。山药种好了,这可是一个赚钱的产业。

  “全村都种山药,卖给谁?”“谁来培训技术?”“试种失败了怎么办?”当邓开明满怀希望,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村民时,没有一户村民支持他。无奈之下,邓开明只能自己拿起锄头,用自家的土地做试验,从几分地扩种到1亩地。第一次收成,他卖了1000多元钱。

  随着山药价格的不断上涨,看着邓开明赚的钱越来越多,村民们开始对种植山药产生了兴趣。于是,邓开明和几个村民一起成立了山药种植协会,开始大规模种植山药。

  钻研新技术的“明白人”

  就在全村人跟着邓开明种植山药的时候,新问题来了:山药就像树根一样,不固定的话很容易长畸形;畸形的山药不仅不易挖出,而且费人工,还卖不到好价钱。邓开明万分焦急,白天在地里望着土地发呆,夜里更是无法安心入睡,把所有心思都花在解决山药畸形这件事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受到了启发。“办法想尽都不行的时候,我拿起一瓶矿泉水喝。看着矿泉水瓶,我突然想到,如果能够把塑料拿来做成一个栽山药的槽,是不是能解决问题呢?”邓开明说起他的灵感,还是显得兴奋。

  从此,邓开明开始在塑料上下工夫,四处寻找适合栽种山药的塑料。最终,当他在广州找到所需塑料后,心急火燎地派人坐飞机去广州把塑料买了回来。

  经过数十次的考察和试验,种植山药的引导槽终于加工出来了。试种出的山药又大又直,产量比以前提高很多。后来,邓开明的做法传开来,全国13个省市的山药种植户跑到米易来学技术。

  带动众乡亲的“明白人”

  为了把山药产业做大做强,让乡亲们赚更多的钱,邓开明又开动脑筋想办法,在“精准”上做文章。

  2010年,邓开明与山药种植协会的伙伴们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后,顺应市场对紫色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引进紫山药种植。由于技术难、投入大,紫山药的种植在整个四川省都难得一见。不服输的“土专家”几经波折,紫山药终于种植成功。后来通过媒体宣传,引起了中国农科院的重视,并在米易设立了“紫山药米易示范基地”。这下,全国都知道米易县有紫山药了。

  邓开明虽说是个山里娃,学历不高,可是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他都肯学。为了学到更多种植紫山药的技术,他购置了一台电脑,照着说明书摸索,现在能够自己做PPT,自己拿着摄像机拍摄影像,利用电脑剪辑山药种植教学视频,编写技术资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作为一名党员,邓开明没有“藏私”自己的技术,而是经常义务向群众传授山药及火龙果种植技术。目前,他已举办技术讲座52次,技术培训200次,培训农民1.2万人次。通过先富起来的村和群众辐射周边农村和村民,带动全县种植山药8000余亩,实现共同致富。

  2013年,邓开明被四川省科协、四川省财政厅评为“农村科普带头人”;2010年、2015年被攀枝花市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米易县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撰写的《山药引导槽横向结薯栽培技术》在《四川农业科技》2014年01期上发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