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同心织梦>>盐边格萨拉彝族乡依靠党建促脱贫

盐边格萨拉彝族乡依靠党建促脱贫

发布时间:2019/9/6 15:52:47 浏览:941
[摘要]盐边格萨拉彝族乡依靠党建促脱贫

攀西商界网报道(格萨拉彝族乡  供稿)格萨拉彝族乡位于盐边县西北角,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距盐边县城152千米,距攀枝花市区124千米。全乡3043户12665人,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6%,贫困户就占到894户4635 人, 贫困发生率36.6%。该乡大湾、大坪子、后元、茅坪子、上村5个村属于省定贫困村。近年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倾力帮扶和支持下,顺利通过省级脱贫检查验收,贫困村全部实现“一低五有”,贫困户实现“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2017年大湾、大坪子两个村285户1415人脱贫,2018年后元、茅坪子、上村三个贫困村和古德、支六河两个插花村,共计406户2156人脱贫,如期实现全乡整体脱贫目标任务。

一是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基层党员战先锋模范作用,在各村党组织中开展“支部共建,四好同创”活动,开展党员争当致富能手、党员结穷亲、大户帮小户活动,建立党建扶贫示范工程、党员“创业致富明星岗”,引导广大贫困户走上依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道路。以“我脱贫我光荣,我卫生我光荣”为主题,开展“星级农户评比”系列活动,引导和帮助村民移风易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做好“五个一帮扶”统筹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各方帮扶力量作用。2018年以来,乡党委共表彰3名优秀党支部书记、23名优秀共产党员,77户星级农户家庭,激励贫困群众树立感恩意识,主体意识,自立意识,激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是通过开办农民讲习所,向农民传授劳动技能、实用法律、用电安全、防灾避险等知识,培养出一批养牛、养猪、养羊,花椒、核桃、魔芋、重楼种植 “土专家”,通过他们传播种养殖技术,农民致富能力得到提升。全乡参加技能和知识培训共4580人次,外出务工人员1427人,其中贫困户661人,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三是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多、农村“空心化”严重的实际,因地制宜抓好农民工党组织组建,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引导服务农民工创业就业。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主阵地”,同时,还要将优秀农民工吸纳为村级后备干部力量,及时从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中按程序选拔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提升村级干部队伍素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019年,该乡因户施策制定已脱贫882户4580人巩固提升方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系列成果,防止返贫,新增的凉山自迁户12户55人脱贫工作稳步推进。

编辑:攀西商界网新闻资讯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