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投资促进工作作为推动我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精准定位,高端发力,创新政策举措,出台投资促进“双十条”,以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高潮,开创凉山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州共履约招商引资项目193个、累计到位资金166.22亿元,有力助推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解放思想 打破常规
加快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实落地
近年来,我州多措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凉山,为我州经济发展蓄足了力量。
今年以来,我州在“首届川商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中国·凉山旅游营销暨项目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中,共签订正式合同项目30个、总投资200.08亿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项目21个,合作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旅游业、新能源、基础设施、生物质、农业等。
4月20日上午,东风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首台2MW-116型风电主机发运仪式举行,此次发运标志着德昌工业园区东方电气风电主机在凉山州本土制作完成并正式投产制造,为凉山州打造成千万瓦风电基地提供设备生产和运维保障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安装风电所需设备从外地制造的历史。
“风电项目建设,凉山州、德昌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审批,想尽一切办法推进项目建设,打破常规,服务高效,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东方风电(凉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如林说,在企业入驻初期,凉山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建设中,东方电气集团看到了凉山打造风电制造品牌的诚意和行动,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凉山州风能资源,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正策划设立凉山研发中心,针对凉山州开展定制化风机开发,优化风场选型和布置。
“东方电气集团凉山风电装备制造示范基地”迅速落实落地的实例显示,我州在加强和改善投资发展环境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
近年来,我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破除束缚投资促进工作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大力改善投资促进环境,加大对新引进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重点引进项目用地保障,构建了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接机制,以项目开工为节点,倒排时间,倒逼推进,切实加强跟踪对接和推进力度,确保了签约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创新举措 优化投资环境
谋求招商引资新突破
勿庸置疑,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仍是全域凉山跨越发展的主动力。
随着投资促进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现,为彻底理顺我州投资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一事关全局的问题,州委、州政府专题研究精准招商优惠办法,下最大的决心,拿出最有力的举措:
——调整充实了以州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州委副书记、州长为组长的凉山州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州委、州政府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州人大、州政协分管投资促进工作的领导担任副组长,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规格达到了历史最高。领导小组还细分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等十一个专项招商组。
——出台政策,筑牢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制定《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和《凉山州精准招商与投资促进优惠办法》,简称“双十条”,围绕投资促进工作中的20个重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包括对重点项目用地保障、降低引进项目融资用电等方面成本等等。
——撤销各县市事业单位的投资促进局,成立县市行政机构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列为政府重要组成部门,通过遴选、公选等方式让优秀人才进入投资促进队伍。
创新的政策举措,开创了凉山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就在2015年,我州开展精准招商成效显著,签约项目83个,协议引资597.98亿元,累计到位州外资金507.4亿元,为全州经济止滑提速、巩固回升作出了贡献。
项目建设是将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州不断强化各种保障措施,聚力强攻项目建设,增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时下,在凉山,涵盖三次产业的各大重点项目拔地而起,随处可见忙碌的建设场面,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今年,我州将确保到位州外资金350亿元。经济的崛起需要产业的强力支撑,产业的振兴需要项目的持续拉动。随着一个个新项目的开工建设,凉山已成为新的产业聚集地。
记者 陈治红
请扫描攀西商界网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来源: 凉山日报2016-05-31 10:45:00 5月23日,我州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浪潮集团云计算中心、东方电气集团风电机舱罩配套生产、西昌现代房屋建筑制造、美姑风电一期工程、宁南桑枝综合利用、西昌外国语学校等18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93.48亿元。
聚力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投资促进工作作为推动我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精准定位,高端发力,创新政策举措,出台投资促进“双十条”,以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高潮,开创凉山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州共履约招商引资项目193个、累计到位资金166.22亿元,有力助推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解放思想 打破常规
加快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实落地
近年来,我州多措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凉山,为我州经济发展蓄足了力量。
今年以来,我州在“首届川商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中国·凉山旅游营销暨项目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中,共签订正式合同项目30个、总投资200.08亿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项目21个,合作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旅游业、新能源、基础设施、生物质、农业等。
4月20日上午,东风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首台2MW-116型风电主机发运仪式举行,此次发运标志着德昌工业园区东方电气风电主机在凉山州本土制作完成并正式投产制造,为凉山州打造成千万瓦风电基地提供设备生产和运维保障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安装风电所需设备从外地制造的历史。
“风电项目建设,凉山州、德昌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审批,想尽一切办法推进项目建设,打破常规,服务高效,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东方风电(凉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如林说,在企业入驻初期,凉山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建设中,东方电气集团看到了凉山打造风电制造品牌的诚意和行动,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凉山州风能资源,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正策划设立凉山研发中心,针对凉山州开展定制化风机开发,优化风场选型和布置。
“东方电气集团凉山风电装备制造示范基地”迅速落实落地的实例显示,我州在加强和改善投资发展环境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
近年来,我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破除束缚投资促进工作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大力改善投资促进环境,加大对新引进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重点引进项目用地保障,构建了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接机制,以项目开工为节点,倒排时间,倒逼推进,切实加强跟踪对接和推进力度,确保了签约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创新举措 优化投资环境
谋求招商引资新突破
勿庸置疑,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仍是全域凉山跨越发展的主动力。
随着投资促进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现,为彻底理顺我州投资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一事关全局的问题,州委、州政府专题研究精准招商优惠办法,下最大的决心,拿出最有力的举措:
——调整充实了以州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州委副书记、州长为组长的凉山州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州委、州政府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州人大、州政协分管投资促进工作的领导担任副组长,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规格达到了历史最高。领导小组还细分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等十一个专项招商组。
——出台政策,筑牢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制定《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和《凉山州精准招商与投资促进优惠办法》,简称“双十条”,围绕投资促进工作中的20个重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包括对重点项目用地保障、降低引进项目融资用电等方面成本等等。
——撤销各县市事业单位的投资促进局,成立县市行政机构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列为政府重要组成部门,通过遴选、公选等方式让优秀人才进入投资促进队伍。
创新的政策举措,开创了凉山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就在2015年,我州开展精准招商成效显著,签约项目83个,协议引资597.98亿元,累计到位州外资金507.4亿元,为全州经济止滑提速、巩固回升作出了贡献。
项目建设是将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州不断强化各种保障措施,聚力强攻项目建设,增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时下,在凉山,涵盖三次产业的各大重点项目拔地而起,随处可见忙碌的建设场面,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今年,我州将确保到位州外资金350亿元。经济的崛起需要产业的强力支撑,产业的振兴需要项目的持续拉动。随着一个个新项目的开工建设,凉山已成为新的产业聚集地。
记者 陈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