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普科创>>“即便素不相识,也希望患者能幸福健康

“即便素不相识,也希望患者能幸福健康”,攀枝花这位医生成了骨髓捐赠者

发布时间:2020/8/28 9:49:53 浏览:1525
[摘要]“即便素不相识,也希望患者能幸福健康”,攀枝花这位医生成了骨髓捐赠者

攀枝花观察 陈姝妤摄

攀枝花观察 陈姝妤摄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一定注意安全,早去早回,我们都等着你回来。”8月27日下午1点,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门口,规培医生李超黄云背着背包,接过同事递来的鲜花,即将启程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今年27的李超黄云,是今年攀枝花市第五位骨髓捐献者。

对于万分之一的骨髓配型成功几率,李超黄云觉得惊喜。“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医生来说,这次机会能够让我更深刻地认知医生这个职业,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职责,返回岗位后更好地进行诊疗工作和病患沟通。”

刚刚参加完职业医师考试,李超黄云每天要跟着带教老师熟悉临床基本工作。“由于目前在普外科,相比其他科室要更忙碌一些。”在这样忙碌的工作里,他如何有机会接触到骨髓配型?

在同事眼里,李超黄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献血达人”。2011年,他选择在18岁生日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从此,从起初每半年献一次全血,到后来一个月献一次血小板成了李超黄云的习惯。“献血和选择学医一样,都是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2014年,在一次献血后,李超黄云向血站咨询如何捐献骨髓。“对方说想捐赠非常简单,留下血液样本就可以。如果有配型吻合的患者,会打电话联系我。”没多想,他加入骨髓捐赠者的行列,开始了等待。

4年后,李超黄云从西南医科大学完成临床医学的本科学业,进入攀枝花中心医院开始规培生涯。当年8月,一通电话让他在忙碌的工作中兴奋了好一阵,他的骨髓与一名广西患者初次配型吻合。电话里,骨髓库的工作人员询问李超黄云捐赠骨髓的意愿,并提醒他与家人商量一下。

“刚听说我要去捐献骨髓,家里的亲戚和朋友还是有些担心。”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超黄云仍然印象深刻,“但是我毕竟是名规培医生,正好抓住这次机会给家里人来了次骨髓移植知识科普。”

由于从配型成功到正式移植,需要进行高分辨配型和相关项目体检,还要等待接受移植的病患病情平稳,李超黄云心里一直忐忑,“我时不时地会打电话给骨髓库,询问捐赠流程的进度,担心患者情况不好,也害怕他(她)等不到骨髓,但是因为‘双盲原则’,没办法,只能等。”

今年7月17日,与这名远在广西的患者再次进行血样高分辨配型后,李超黄云4年的等待,终于落了地。“接到通知特别激动,心想终于可以帮到这位‘有缘’的陌生人了。”

近年来,攀枝花市大力开展骨髓捐赠、遗体捐赠等工作的宣传,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与进来。“世界那么大,只有你能救他。呼吁大家都加入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攀枝花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岑忠兰说。

即便不知道那位即将接受自己骨髓移植的患者姓甚名谁,“希望他(她)能早日恢复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李超黄云说。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攀西商界网新闻资讯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