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要闻>>2016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开

2016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开幕

发布时间:2016/6/28 21:33:40 浏览:590
[摘要]2016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开幕
6月27日,2016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在西昌开幕。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出席并讲话。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主持。州委书记林书成致辞。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邹瑾,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出席。

  土耳其作家、翻译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诗歌周主席阿涛·贝赫拉姆格鲁,美国诗人、翻译家、学者、文化活动家弗兰克·斯图尔特,英国诗人李道,西班牙诗人尤兰达,南非诗人左拉尼,匈牙利诗人余泽民,美国诗人梅丹理、徐贞敏以及晓雪、赵振江、高兴、树才、刘文飞等一百余位来自国内和23个国家的诗人出席。

  本次国际诗歌周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诗刊社、四川省作家协会、凉山州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协办。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诗人们将围绕“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主题展开讨论,并召开主题会议和诗歌朗诵会,举行“2016欧洲诗歌暨艺术荷马奖颁奖仪式”、“我·雪豹”交响音乐会,分别在西昌、盐湖泸沽湖、成都等地进行社会历史调研及田野调查。

  铁凝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致以诚挚问候,向所有为中国诗歌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的诗人们表示感谢。铁凝说,来到大美凉山,看到这里的山山水水,深深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具有特殊文化气质和诗意的地方。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彝族文化重要策源地,是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玛牧特依》的故乡,在“一带一路”文化构想下,2016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的举行具有特殊意义。

  铁凝说,诗歌是人类文化的共同体,诗人是民族的夜莺、世界的良知、文明的信使、和平的福音。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和诗歌的跨文化、跨语境、跨民族、跨国别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诗歌在推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歌已然成为诗意的纽带,不同文化背景和诗人通过诗歌相互理解、彼此沟通。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们在凉山深切感受彝族人民温暖的胸怀,感受千百年来留下的诗歌文化和民族文化,用诗意的翅膀将中国伟大的诗歌和传统文化带回你们的故乡。中国作家协会将进一步致力于国际性诗歌活动,推动不同区域的诗人加强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世界诗歌多元发展、和谐共存。

  甘霖对诗歌节的开幕表示祝贺。甘霖说,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诗经》、《离骚》和唐诗宋词,一首首伟大的作品为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注入了浪漫的诗情和无穷的智慧,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共同财富。

  甘霖说,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是大熊猫的故乡,这里不仅有九寨沟、都江堰、三星堆等闻名世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而且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及沟通亚欧的重要走廊。四川是中国诗歌圣地,民族诗歌同样璀璨夺目,随着诗歌节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四川诗歌与全国、中国诗歌与世界的沟通交流,促进当代诗歌新的进步。我们热忱欢迎、诚挚邀请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诗人朋友们到四川来创作发展。我们相信美丽邛海、美丽西昌、美丽凉山和美丽四川一定能激发大家新的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加美妙的诗篇。

  林书成向诗人朋友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凉山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古“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十月太阳历、古彝文载入史册,《勒俄特依》《玛牧特依》等彝族史诗代代相传,彝族火把节、木里藏乡风情、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闻名世界,“彝海结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嫦娥奔月”实现中国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是诗的国度,彝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诗歌认识凉山、了解凉山、走进凉山。在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今天,我们在凉山架起诗歌之桥,大凉山浩荡彝风、邛海湖雨露阳光、泸沽湖女儿风情,一定能让各位朋友获得新的灵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名篇精品。我们期待各位朋友将凉山厚重的地域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和凉山人民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展现给世界,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四川省作家协会相关负责同志,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相关领导,州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本报记者 陈曦 周静)

请扫描攀西商界网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