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风采>>【第十九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风采】树

【第十九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风采】树立新发展理念  建设新时代铁厂——记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厂长吴亚明

发布时间:2023/12/27 12:18:15 浏览:7950
[摘要]【第十九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风采】树立新发展理念  建设新时代铁厂——记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厂长吴亚明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厂长吴亚明

攀西商界网报道(攀枝花市企业联合会攀枝花市企业家协会 供稿)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吴亚明同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和上级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统筹推进安全环保、生产经营、科研技改、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深化改革等工作,主动应对变局、破解困局,大胆探索方法途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了企业绿色低碳、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炼铁厂全貌

一、强化政治建设,把牢政治引领“方向盘”,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法治建设等重要论述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化“六学”,把握“六度”。坚持多样学、研讨学,加大学习力度、确保学习精度;坚持侧重学、宣讲学,挖掘学习深度、增加学习热度;坚持实践学、为民学,强化学习力度、融入学习温度。三是坚持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有针对性学习了党内法规、前沿科技、生态文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安全等知识,极大地提升了理论学习的及时性、系统性、实效性和穿透力。

三期焦炉全景

二、深化提质增效,牵住降本增效“牛鼻子”,闯出经济炼铁新路子

一是全面深化全流程多维度降本。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上下一心,为极致降本献计献策出力。2022年,他积极推行“先算后干、边算边干、干完核算”的成本管控模型,严把原料工序质量关,通过对不合格原燃料采取拒收、扣量等措施,全年让步判废达到1.52亿元。第四季度在攀钢钒公司下达极致降本“军令状”后,在10月23日新三高炉停炉少一座高炉生产的情况下,系统量化降本达1.7亿元以上。二是设备经济维修取得新进步。设备备件、生产备件及辅料费用较2021年降低了4692.11万元,降幅达16.82%;检修项目费用较2021年降低了8751.13万元,降幅达31.55%。同时,全年高炉非计划休减风率降低到0.02%,创历史最好水平。三是加强化产系统稳定运行,结合A/B焦炉建设,配套抓了煤气净化系统的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工艺运行参数,加大市场调研开拓力度,强化销售计划管理,全年完成粗苯产量3.324万吨,收率0.81%,较2021年分别提高2.09万吨和0.53%;完成焦油产量13.96万吨,收率3.39%,分别较2021年提高1.28万吨和0.02%;新增化产品客户12家,确保了化产销售合同执行率100%,产销率达99.32%,实现化产销售收入8.15亿元,较2021年增加3.79亿元。全厂系统量化降本3.73亿元,超挑战目标1267万元;生铁成本降低到3035元/吨,降低了50元/吨,行业排名第七名。

吴亚明同志现场工作照

三、聚焦一流指标,打好规模创效“组合拳”,开辟智慧炼铁新航道

一是强化高炉稳定顺行,持续丰富高炉工序“一炉一策”内涵,不断优化高炉生产“四大操作制度”,做到提前调剂,科学纠偏,2022年全工序金属损失率和钒钛矿使用比例分别达5.96%、68.16%,创8年来最好水平;综合焦比543.14kg/tp优于2021年。新三高炉一代炉龄历经16年10个月,累计产铁2601万吨,单位有效容积产铁量13007吨/m3,刷新了铁厂一代炉役、单位炉容产铁纪录和高炉长寿纪录。二是积极探索烧结工序厚料层烧结,料层提高30mm,烧结矿总返率达37.14%,同比降低0.35%。烧结矿转鼓指数、烧结机作业率、烧结矿固体燃耗分别达71.18%、89.66%、54.2kg/t,均优于2021年,为高炉稳定顺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精心组织炼焦工序新焦炉开炉,积极开展达效攻关,实现了快速达产达效。在阶段性8座焦炉同时生产、人员特别紧张、生产和技改交叉进行的情况下,采取系列超常规措施,确保了焦炉安全稳定生产。全年焦炭产量和冶金焦率分别达322.3万吨、89.5%,均优于2021年,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了有力条件。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全貌

三、聚焦安全环保,奏响双重预警“主旋律”,助推高质量协同发展

一是坚持树牢“两个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创新推行安全绩效管理,全面加大相关方精细化管控力度,扎实抓好专业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三新”人员、相关方人员等全员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和基层管理逐步夯实;先后完成了烧结、焦油系统等重大安全隐患整治,投资6798万元对6号烧结机进行加固,不惜一切代价消除了重大危险源;化产风险管控全面加强,高炉炉台下打水得以整治,新三高炉实现了安全停炉。2022年查处厂级隐患370起,整改329起,整改率达88.9%;查处内部职工违章29起34人,考核2.9万元;查处相关方违章违制337起,考核工程款147.3万元,全员安全意识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无统计内轻伤及以上事故发生。二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投入2.15亿元实施了新1#、3#烧结机烟气脱硝等环保项目,完成在线监测设施升级改造34套,全面完成了1#、2#焦炉推焦除尘和装煤除尘改造项目,全厂排放口超低排放率达89%,较2021年提高了23%,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确保了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和环保行政处罚发生。组织海德堡、菩提苑居民代表进企业实地察看环保治理成效,消除地企矛盾,实现地企共建和谐。

1#烧结机外貌

四、聚焦“一流效率”,做实深化改革“大文章”,构建高效炼铁新格局

一是坚持以构建机构能增能减、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四能机制”为目标,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原则,制定了炼铁厂“1+3”改革方案,科室由7个压缩到5个;生产单元组织机构由14个压缩到11个,55名一二级经理和158名管理技术人员竞聘上岗。二是坚持专业化管理原则,突出专业人管专业事,成立了焦化分厂,全面推进“授权+同利”管理模式,细化权责清单,完成8名一二级经理转岗,结合个人专业优势补充至对应岗位,专业化管理水平明显加强。三是坚持“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原则,深化工序、区域绩效总额承包制,并向技能型、专业型、苦脏累险岗位倾斜,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2022年通过理退休、内部退养、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整体划拨,共精简在岗职工124人,累计安排职工参加赋能中心培训111人,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856吨/人·年。

焦炉全貌

五、聚焦“一流技术”,破解制约生产“方程式”,开启创新炼铁新征程

一是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先后对二高炉、新三高炉炉役末期操作技术进行了攻关,其中在新三高炉采取添加废钢试验和开展配加锰矿替代萤石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规模产量,降低了生铁成本。二是全年申报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评价2项、攀钢集团科技成果2项,获攀钢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组织申报“高炉上料智能程序与人工台快速耦合操作法”、“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于铁矿石烧结的方法”等专利27项,组织申报的《一种高炉开炉用富氧工艺装置》《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于铁矿石烧结的方法》等专利技术达14项,取得国家专利局受理号18项,实现科技创效1.58亿元。三是全面建成西南地区最先进的综合试验平台,开展小焦炉实验173炉、烧结杯156杯、冶金性能108次、煤焦检测3780次,各类样次实验和分析达4217轮次,对物料采购、优化生产操作和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亚明同志现场工作照

六、聚焦为民服务,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一是按照“深入一线、现场观察、数据分析、时间管理”16字精益管理标准,深入实施“现场观察”管理,全面激发生产一线提质创效活力。二是坚持以精益项目为载体,以标杆培育为抓手,持续推动打造最优工厂(产线)、五制配套、精益六西格玛三大平台建设,分层级分阶段系统打造精益班组、A级示范作业区,系统解决现场管理技术难题。三是坚持以“微服务、小期盼”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职工之家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磅礴力量。2022年开展困难帮扶350人次,发放救助金230400元;为偏远岗位及倒班职工配置消毒柜1台、微波炉9台、冰柜6台、电热水器1台,累计金额达12235元;为全厂3个作业区定制10副窗帘,共计9476.8元。全年更换、新增小药箱144个,配发血压仪39台,岗位配送清凉物资32.5万元,极大地提升了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了和谐劳动关系。

4#高炉外貌

审核:熊毅

编辑:攀西商界网新闻资讯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