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风采>>【第十九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风采】实

【第十九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风采】实干笃行奔目标 创新突破谋发展 ——记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祖晔

发布时间:2024/5/28 7:17:53 浏览:4711
[摘要]【第十九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风采】实干笃行奔目标 创新突破谋发展 ——记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祖晔

攀西商界网报道(攀枝花市企业联合会 攀枝花市企业家协会 供稿)毛祖晔,男,1966年6月28日生,湖南武冈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毛祖晔。 

毛祖晔同志自2008年以来,历任攀枝花钢企标盛冶金制造公司经理助理,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铁路设备修造厂经理助理、副经理,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担任经营管理者期间,他聚焦特色制造,着力于企业核心技术的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再制造、钛材深加工、系列座架开发等项目落地,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公司主要经济指标逐年攀升,2021年与2019年相比利润总额增长23%、上缴税费增长41%。该同志在省部级等核心刊物撰写和发表论文2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4件;负责的“卷钢火车运输固定式模块化座架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6年度攀枝枝花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连续4年获得钢城集团“优秀干部”称号。

国鑫公司办公楼。

一、创新动力持续彰显,实体产业走深走实

面对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局面,毛祖晔同志审时度势,认真分析研判形势,结合国鑫公司自身实际,以“特色制造和创新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将产业做深做实。

提高自动化程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特色机械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专业化设备的投入,搭建关键工序智能加工单元,实现以机代人、人机交互,提高关键工序的加工效率,为智能制造作好准备。近年来,陆续投入了智能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龙门式金属带锯床等专业设备,提升了专业化、智能化水平;2020年为满足攀枝花海绵钛、钒铁产品的包装需求,新建一条年产16万只的钢制包装桶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较以前提高了2.5倍。

生产车间。

工艺技术突出特色,制造技术向“特种加工”方向发展。毛祖晔同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特色上寻找突破口,打破传统制造的思维方式,走“特色”之路,通过独特的技术要素和技能的组合来创造具有自身特性的技术,用稀缺的技术资源,创造独特的市场价值,制造工艺向“精加工”方向发展,制造技术向“特种加工”方向发展,着力于生产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的产品,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围绕攀枝花钒钛产业的发展,对钛材深加工产业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完成了酸再生废气钛制风机(EVG)国产化、钛制盐水粗过滤器、钛制反应罐等钛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强力推进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落地工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围绕打造攀钢航母舰队的契机,提高在攀钢相关配套业务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新建2台套大型轧辊堆焊修复生产线及配套辅助设备和设施,用于攀钢轨梁厂950生产线和万能生产线轧制38kg/m、50kg/m、60kg/m、75kg/m用的各种950轧辊、BD1轧辊、BD2轧辊的再制造,经过堆焊修复的轧辊单次上机轧制量成倍数增长,使用效果获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并获攀钢集团领导的表扬;主持并参与了热轧卷取机夹送辊、助卷辊、除磷辊等备件的堆焊修复工艺技术研究,使用寿命均由3-4个月提高至6个月,同时解决了龟裂、粘钢、耐磨性差等问题,保证了各种冶金备件的使用要求;2019年新增一台套4KW激光处理加工系统,用于对各类冶金轧辊及冶金矿山、电力、煤碳等行业的相关零部件的激光淬火、激光熔覆、激光合金化的技术处理。

筹建高分子产业新生产线,做强做大实体产业。毛祖晔同志以搬迁为契机,组织筹建高分子产业新生产线,为国鑫公司整体搬迁提供支撑,为公司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生产线主要围绕聚氨酯筛板、钢橡复合管、超高分子托辊、果筐四类产品建设专业化生产线,增强高分子、橡胶产品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坚持市场化运作,关系营销向市场营销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失去,市场越来越规范化、透明化,只有坚持市场化运作,努力构建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才能赢得市场上的“一席之地”。毛祖晔同志上任后对公司的营销理念重新定位为:立足于攀钢市场,通过市场化营销,打破关系营销观念,着力于提升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形成合作共赢的市场格局。

国鑫公司厂区一角。

坚持大客户战略,巩固中长期合作,提高在攀钢相关配套业务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构建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纵深拓展有技术含量的轧辊修复业务市场。通过BD1轧辊堆焊的成功修复技术和BD2轧辊修复技术攻关成果,做深做实轧辊堆焊业务市场,一方面为用户降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确保轧辊堆焊业务量大幅提升。

着力于开发钒钛产业业务市场。以攀枝花、成都、云南市场为基础,努力提升还蒸器、海绵钛包装桶市场占有率;扎实做好钛双极板、钛材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开发工作。

大力开发超高分子托辊,解决用户的痛点和难点。以轻质化、长寿化为主要特征开发销售普通型、承重型、防水型、高温型超高分子托辊,并大力推广应用,对钢制托辊进行替换,为用户面对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持续强化管理,不断开创现代企业管理新局面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毛祖晔同志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把建章立制工作放在首位,不定时组织相关管理部门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近两年制定管理办法、标准、准则共221个,业务流程63个,明确核心业务审批权限23个,将管理流程明晰化、标准化。

健全责任体系,明晰权责与奖惩。制定管理人员岗位说明书39个,每个管理岗位均下达关键绩效指标,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制度化;建立了公司、车间(部门)、个体三级指标体系;每年初完善了《绩效通则》、《绩效目标责任书》,每月召开绩效考核会,将考核工作落实到位。

国鑫公司安全文化长廊。

推行精细化管理,促进管理上台阶。结合公司管理需要,2022年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各部门、车间单位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主要从成本、现金流、人力资源、生产组织、设备管理、技术质量、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依托NCC财务系统和业财一体化系统,持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业财信息数据的无缝衔接;结合大环境和经营形势的变化,全方位、全要素开展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全面实施招投标(比议价)制度,近3年组织招标(比议价)905项次,充分发挥竞价机制的作用,有效控制采购成本;通过增大直供比例、扩大供应商渠道等有效措施,全年降低采购成本781.54万元。

四、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完善育人机制,培养适用型人才。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级管理、全员培训”的原则,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将培训计划达成作为考核培训工作的“硬”指标。既提高培训覆盖率,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加强了堆焊修复、钛材焊接等关键技术、重点项目有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近两年开展了3轮技能提升培训、考试工作,参训人员达到939人/次;利用周末时间开办内部培训班65个,参培人员达969人/次;送外培训236人/次。完善激励机制,对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管理人员给予500-2500元奖励;对取得1-4级职业资格的技能型员工给予400-800元奖励。

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区委书记胡昱冰(右一)到公司调研。

人才队伍建设见成效。在集团公司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该公司在6个通用工种中夺得12个名次,占总名次40%,夺得了铆工、电工、焊工、天车工4个工种的冠军;有9人被评为西区高层次人才;一线员工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共300个,人均持有1.55个证件;有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21人;评聘专业技术、技能人才57人,每年发放人才津贴百余万元。

在机械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毛祖晔同志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应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积极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加快单纯制造向特色制造的转变,加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努力把国鑫公司打造成拥有核心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机械制造企业。

审核:熊毅

编辑:攀西商界网新闻资讯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