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风采>>匠心铸就担当——朱兴洪:从下岗工人到

匠心铸就担当——朱兴洪:从下岗工人到行业领军人

发布时间:2025/9/8 18:15:39 浏览:150
[摘要]匠心铸就担当——朱兴洪:从下岗工人到行业领军人

他从下岗的迷茫中走来,凭借一门手艺、一颗不服输的心,成长为攀西地区半挂车制造行业的领军者;他屡经波折甚至一度失去自己创办的企业,却始终坚持“不欠工人一分钱”的承诺;他卖车发薪、自力更生,最终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地区行业的领军企业,仍不忘用公益回报社会——他就是攀枝花市天永成工贸有限公司创始人、西区政协委员朱兴洪。

“我是技术工人出身,车间的活儿没有我不懂的。”朱兴洪坦言。1997年前后,因国企改制,他从原单位下岗,为谋生曾开过货车、中巴车甚至无牌照出租车,但始终觉得不适合自己。2000年,凭借机械维修的专长,他在自家场地创办“朱氏货箱”,从事货车维修,由于技术好、信誉佳,经营逐步走上正轨。

2007年,为进一步发展,他与朋友合伙成立“众泰货箱制造有限公司”,却因理念不同遭遇重大挫折。“2009年底,我已承诺给工人发年终奖,但主管财务的股东却坚决反对。”朱兴洪回忆,“我既然答应了工人,就必须做到。”他自掏腰包垫付部分奖金后,选择退出自己经营了9年的事业。

“争不赢,但我不能对不起跟我干活的人。”2010年,大多原厂工人选择跟随朱兴洪重新开始,他创立天永成工贸有限公司,并立下三条原则: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不借钱不贷款、绝对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凭着这股韧劲和信誉,企业再次站稳脚跟。

为实现长远发展,2012年起,朱兴洪筹划向半挂车制造转型。他多次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考察,于2015年正式启动该项目。“那时候我整天泡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画图纸、调设备。”作为技术带头人,他亲自参与每一项技术攻关,“我们获得的五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环保篷布自动加盖装置等,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2018年,企业成功获得国家工信部公告资质,成为攀西地区唯一具备该资质的企业。

创业路上不乏艰难时刻。2021至2022年疫情期间,公司月月亏损,压力极大。“哪怕我自己贴,工资也绝不能拖。”朱兴洪说,压力最大的时候,他曾变卖自家汽车,发放工资。“工人也要养家,信任我,我就要对他们负责。”他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不仅是经营理念,更是他对员工不变的承诺。

如今,即使企业已成为行业标杆,朱兴洪仍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到车间与工人交流技术难题,亲手检查产品质量。“好的产品不是管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虽然是董事长,但首先是个技术工人。”他笑着说。

从下岗职工到企业家,朱兴洪始终保持着朴实和热忱。“自己苦过,更看不得别人受苦。”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公益。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雅安地震时,他与儿子连夜开着卡车运送方便面、水等物资前往灾区。“到了指挥部,他们给我们写了一张条子。回来一路上,凭着这张条子过路费全免。”朱兴洪动情地回忆道,“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值了!不是图省了钱,而是感觉到自己被认可、被需要,心里特别满足。”

此外,他还参与了仁和区大田镇泥石流灾害救援并捐赠米油等物资;在老家村庄为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为村里80多户有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庭安装庭院灯;向西区农村捐赠十多台割草机,减轻留守群体劳动压力;连续多年支持西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及疫情防控工作……

“能力有大小,但责任心没有轻重。企业生于社会,回报社会是根本!”朱兴洪坚定地表示。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地埋头实干;不曾追逐风口盲目扩张,却以厚德与诚信赢得了员工发自内心的追随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

朱兴洪用二十余年的坚守,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梦想浇铸成现实,诠释了何为“工匠精神”,何为“企业家的担当”。他用行动证明:匠心,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力量;担当,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厚重责任;而真正的成功,从不在于规模之大、利润之厚,而在于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时代。

他的故事,是无数奋斗在中国西部热土上的民营企业家的缩影,也是一盏照亮前行之路的灯——光亮虽微,却足以温暖一方天地,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文/徐琛 图/温继燕 )

审核:熊毅

编辑:攀西商界网新闻资讯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