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危机背后的金融博弈(深度好文)
南海危机,表面是双方军事上的耀武扬威,其实只不过是美国导演的一场货币战争而已,所谓的南海仲裁也只是一场表面闹剧,是中美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资本的一个缩影,分析这背后的金融博弈的逻辑,远比吵吵闹闹更有意义!
——水木然
很长时间以来金融一直不被人待见,被认为挤占实体经济过度,殊不知金融才是武器、是战场。
在股市方面,上证指数3000点失而复得,两市大幅放量,上涨幅度达到1.82%。更重要的是,国际关系紧张情绪下的资本市场,原本在早盘进入了避险模式,却在午盘离奇爆拉,走出了A股存量博弈市场久违的大V。
自从去年下半年美国派出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大量的水面舰艇在南海对中国进行挑衅以来,南海似乎终于要迎来了一个靴子的落地,虽然我不知道这个落地的靴子意味着结束,还是另一个开端。
已故的新加坡独裁者李光耀就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台湾问题,只有中美问题。”如果把这个结论用在南海,我想同样是适用的。封号频繁想读此类好文章请加微信:amz788 南海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把它放到南海,它是一个大问题,可是当把南海问题放到中美之间,你会发现这亦不过是两个重量级对手在博弈的时候其中一方布下的一个小障碍。
把目光放在南海的人,永远看不清整个事情的图景。
如果你不能把视角拉到整个世界,那么至少要先把视野拉到整个东亚。
意外增加的外储与萨德入韩
7月8号,当韩联社及韩国《中央日报》确认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预计在2017年末会投入使用的时候,很多人是被突然震惊到了。事出不常必有因,作为一个涉及到韩国国家安全甚至有可能会使韩国直接置于中国战略核打击力量下的重大决策,我不觉得会是韩美之间拍脑袋下的决定,我也不相信只是为了对付区区一个尚处于封建社会的北朝鲜。
在各种纷乱的解释和探讨中,我只对一个东西感兴趣,那就是动机。任何一个罪犯在实施犯罪的时候,总有一个动机,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忽略掉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而这条信息与任何政治或者军事都没有关系。这条信息是什么?是7月8号中国外汇管理局发布的一个数据,这条数据简单到只有一句话:上月中国外汇储备意外上涨130亿美元达到3.21万亿美元,创逾一年来最大涨幅。
我知道国内有太多鞋底抹了油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把自己的财产或者帮别人把财产转移出去,那如何解释在这群见缝插针的家伙们的努力下,外汇储备反而会增加呢?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钱肯定是从某个地方流向中国,这些流进来的外汇,来源会是哪里呢?
世界地图无非就那么大,主要经济体不用五个手指都可以数过来,中国,美国,日本,欧洲,你们觉得答案会是哪个?我觉得很明显已经不言而喻了。
一切争端最初的起源与最终的解
在整个21世纪里,全球争夺的是什么?表面上看是资源的争夺,能源的争夺,地缘的争夺,但是实际上最重要只有一个东西:对全球资本的争夺。谁能吸引全球最大量的资本,谁就能获得发展的机遇。哪个国家能获得资本的追捧,哪个国家就可以建立起对其它国家的不对称优势。
所以美国很急切地需要中国的领土吗?我并不觉得。实际上,美国现在要跟全球其它地区争夺的既不是能源,也不是资源,更不是地缘,美国让日本、菲律宾对中国挑起领土之争,并不是它想要这些地区和领土,作为一个金融帝国,对它来说只有一样东西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维系整个帝国运行的血液:资本。
理解了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的外储意外增加之后,萨德系统会在第二天立马宣布入韩。军事从来都不服务于军事,军事从来只服务于政治,而政治,本质上只服务于经济。不管是东北亚,还是钓鱼岛,又或者南海,在这些红灯不断亮起闪烁的热点背后,都只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资本流动方向的驱赶和引导。
中国要证明自己,同时要避免跟美国之间的全面战争,那么通过打击一个美国同盟的第三方弱小国家来间接打击美国,将是中国代价和风险最小的战争策略。
即使到了最坏的情况,即中美之间最后不得不进行冲突,也一定不会是采取在中国或美国领土上直接进行的方式,而同样会选择相对实力较弱小的第三国作为主战场。美国东亚盟国中相对实力最强大的日本,其次是韩国,所以在短时间内这两个国家不会是中国考虑的对象,主战场同样也不会发生在台湾,因为这是中国非常不希望看到的内战模式。同时新加坡太远,并且块头太小,即使在这里打败了美国,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实力影响也无伤大雅,况且中国也很难有理由与美国在新加坡开战。
排除掉这几个选项之后,只有一个答案呼之欲出。更何况,这个国家明天向国际法庭申请的仲裁会出结果。这个仲裁本来就是被操纵的,难道还会有什么意外的结果吗?而还有什么比一个对中国不利的结果更适合当借口的?
菲律宾争取自己的利益可以理解,但其上一任国家领导者把自己本国的利益诉求完全变成他人利益争端的工具和借口,则是我一个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我要是一个菲律宾人,此刻我要担心的,肯定不是我香蕉卖不出去的问题了。
延伸阅读:南海对抗中美真的会爆发战争吗?
看问题要前后联系的看,才能发现内在的规律,在南海之争爆发前,英国退欧产生的动荡事实上帮助美联储成功加息一次。美国股市重回一万八千点,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被同步压低,美国呈现股债双牛的格局。美国强拉金融资产价格最突出的表现,是上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五月的数据是就业人数三点八万,创二零一二年以来最低数据,到了六月份的数据就暴增七倍到二十八万,这个就业数据不要说国际投资者,估计华尔街自己都不信。盲目的数据造假显示美国已经有点顾头不顾腚了。只要能为舆论鼓吹美国经济复苏提供足够的支撑,编造点数据又有何不可呢?
那么美国为什么如此着急着制造美国经济复苏的假象呢?血饮认为,原因有两个,美债收益率扁平化趋势在强化以及美国国债偿还高峰期到来。第一个原因是短期紧迫的,债市收益率扁平化的原因,在于美国提高短期国债票面收益率,用出售的钱购买长期国债,结果是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同时,短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一降一升之间,导致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扁平化。要改变这种趋势,最好的办法就是缩表,也就是出售美联储手里持有的美债从而获得流动性。这样才能缓解国债收益率扁平化带来的风险。
如果打成持久战,美国的国内经济危机还能压制住吗?中美开战美国本土必然无法幸免,到时候危机传导美国的股市和债市,他们还能保证高位运行吗?不得不说,这次美国这次的总体战发动的有点匆忙,上来就出动四艘航母玩王炸,本身就有上来就梭哈的架势。南海仲裁后,中美在南海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战争无法发动但是可以有激烈的摩擦,狭路相逢最终比拼的就是国家意志,这方面血饮对解放军有十二分的信心。反过来看美军,他们的战斗意志只能用战五渣来形容,去年美俄黑海摩擦,当俄罗斯的苏二四俯冲略过美舰,美国士兵的心理险要崩溃。今年初伊朗扣留美国士兵,美国大兵跪地投降的一幕更是让美军颜面扫地。从朝鲜战争到现在美国的纸老虎本质从未改变,但是解放军却已经武装到牙齿。
既然打不起来,那么美国会不会对中国进行金融制裁呢?目前网络上很多人都有这个担心,其实美国攻击别的一向是先经济制裁后军事的,这次美国跳过金融制裁的环节直接军事施压,这正好说明美国不敢制裁中国。在美国国内,有很多人主张对华完全赖账,电视节目中也有很多跳梁对此大为赞同并沾沾自喜。实际上,美国不仅不敢制裁中国,还要保护中国在美投资。账面上,中国虽然持有一点四五万亿美元资产,但是美国在华投资金额更大。零七年到零八年通过地下钱庄和虚假贸易流入中国的热钱数以万亿美元。封号频繁想读此类好文章请加微信:amz788 那个时期金融界的热门词汇就是热钱,而零八年到一二年之间美国量化宽松出来的钱也在大量流入中国境内。粗略统计,这部分钱加上十年来积累的利润保守估计总额在五万亿美元左右。这里说下外国投资在中国市场产生的留存利润问题。零五年汇改到现在,热钱投资中国房地产、地方政府基建项目产生了巨大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一直没有汇出中国境内,而是以人民币的形势进行了再投资。长达十年的利润累计他们每年的获利净值已经远远超过每年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总额。所以美国在华投资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其规模远超我们的认知。
假设美国对中国进行金融制裁,完全抹平中国持仓美债的话,对等的中国会对美资进行金融管制甚至是直接没收,这里面谁的损失更大一目了然。目前中国市场是美日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地。美国对华制裁也等于是彻底关闭了中国市场,去其他地方投资哪有中国市场获利巨大呢?其次从技术上说,如果中美翻脸的话,中国可以通过英国和比利时卢森堡的账户在欧洲债券市场上迅速抛售美债,欧洲市场的债券交易量数以万亿计,中国的美债持仓完全足够市场吸纳。
所以对于中美南海之争,中国依旧可以稳坐钓鱼台有条不紊的应对。至于中美两军发生摩擦,这是大国博弈中的正常碰撞。对比美俄自冷战到现在的各种摩擦,中国更要习惯这种摩擦会成为中美对抗中的常态。南海之争是中国崛起为世界强权的成人礼,不远的将来这样的摩擦还会出现在夏威夷、出现在加勒比海或者是美国西海岸。对于南海争端不必过于惊慌,一百年以后南海还在那里,美国在哪里就说不准了。中美鏖战南海,我相信中国会最终取得胜利,在吸血中国无果的情况下,通过输入通缩对中国进行软杀伤就成为美国的不二选择。
请按一按扫一扫,关注攀西商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