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记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攀枝花日报 时间:2016-03-15 08:39:52 □特约通讯员 曾仲文 记者 陈帆
四川一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有德曾经一度郁闷。
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后,和公司的科研团队一道攻克了无数技术难题,他的公司掌握了世界先进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电池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却迟迟打不开一扇“大门”。
“一美能源位于米易县白马工业园区,紧邻214省道,如果把企业大门设于省道旁,无论对项目建设还是后期原材料、产品运输都是极大利好。”按照最初设计,企业是有“门”的。但莫有德没想到,要打开这扇大门,必须到住建、路政、交通、公安等部门报批,按正常流程,报批时间约2个月。
莫有德等不了。该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的磷酸铁项目进入正式上马前的关键阶段,大门打不开,厂房建设材料和重点设备的进场则无法在原定工期内完成,项目建设将因此严重迟滞。
“抓项目,拖不得、慢不起。”莫有德经常念叨的这句话,也是米易县委、县政府的共识。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得知一美能源“大门”问题后,立即召集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集中到一美能源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大门”问题。回忆起当天的情况,莫有德说:“相当于现场盖公章。”
三天后,一美能源打开“大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本月25日前,一美能源磷酸铁项目将正式试车。
“抓住‘首席’,其他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
3月的第一个星期,除了吃饭睡觉,米易县经信局负责该项目的领导都“沉”在一美能源,与企业共同倒排工期,商定设备安装时序,工作非常细致。这一工作虽然烦琐,但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以一台旋风干燥设备为例,经过科学测算,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企业为该设备的安装配备了4名操作员,限定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当于1周时间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
“县经信局专门指定1名领导作为我们企业的‘首席服务员’,抓住了‘首席’,其他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莫有德对米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首席服务员”制度举双手赞成。
新常态下,推进项目建设应有新状态。
为加快项目建设,米易确立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落实了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及“首席服务员”制度,整合工作力量,把过去对项目的“多头管理”彻底转变为“一抓到底”。
这也成为米易推进项目的一大“法宝”。每个项目都有县领导、部门负责人紧盯,对重大项目从签约到竣工实施全程管理,做到无缝对接、全程服务,对因履职不到位、措施乏力造成项目推进缓慢或停滞的,严格追责。
县委书记、县长亲自牵头挂帅重大产业化项目。一美科技项目就是县长许军峰牵头负责的一个重大项目,他每月到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分管县领导则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随时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有了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米易各级干部的弦都绷得紧紧的。
绷紧的“弦”是发展的精气神,射出的“箭”则汇成了推动项目前进的滚滚热潮。踏着全市“项目推进年”的节拍,行走米易大地,可以看到项目建设之花次第开放的盛景——
新白马二期项目、东方钛业二期项目、安宁铁钛扩能项目、司普瑞纳米喷涂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立宇还原铁、还原钛改造工程、纯电动车太阳能充电控制系统、兴辰钒钛磷酸铁技改、正源汽车脱硝催化剂载体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丙谷500KV变电站、青杠铁路货站扩建、一枝山渣场投入运行……
恰如屋宇的长椽巨梁,这些重大项目着眼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战略眼光布点,大手笔投入,快节奏推进,一个个项目“引擎”正持续发力,助推米易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前行。
节约出来的时间就是项目推进的空间
进入项目推进年,米易县发出了项目推进“冲刺令”,许多职能部门自动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
3月8日中午1点,米易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强仍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处理企业相关申报材料。
“必须抓紧办理,在项目建设领域,审批工作效率提高10%,可能会带动企业提速90%。”县住建局负责项目手续的领导认为,审批工作和项目建设的关系,就像汽车发动机转速和最高车速的关系。
就在一周前,李强收到了市住建局下发的关于精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申报资料的通知,并于第一时间将通知精神传达给米易县相关企业。按照该通知,我市取消了相关企业过去须提供的25项申报资料,得到消息的许多企业负责人称赞:省钱又省事。
“完成这些申报资料一般需要‘借力’中介机构,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米易某房地产项目负责人认为,钱是小事,节约的时间才真正体现了这一政策的含金量。他举例说,《通知》取消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环节的涉及安全等领域项目应提交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手续,这可以为企业项目建设节约3至5个月的时间。
在米易,节约出来的时间就是项目推进的空间。发展中的米易,时时刻刻保持着全速奔跑的“热度”和“速度”。2015年,米易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1亿元,增长10%。2015年四季度集中新开工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8.96亿元。
这里的空气,有发展的“味道”
“米易速度”在无形中为米易的空气增添了一种“味道”。它让人充满干劲,让人奋发向上,让人士气高涨。这个“味道”的名字,叫发展。
长期与市场风浪交手的广大战略投资者,同样嗅到了米易发展的“味道”。2015年,米易县引进项目24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9.58亿元,同比增长9.9%。
还有不到10天,就是四川家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纯电动车太阳能充电控制系统项目开工之日。但最初,这个项目的“家”也许不在米易。
家啦公司董事长李志权的家乡就在米易。2015年上半年,李志权决定,在省内另一市州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米易县发改局得知这一消息,立即与李志权取得联系,建议他到家乡来看看。此后,米易县发改局共开展了10余次对接工作,所有的努力只为同一个目标:争取项目落户米易。
然而,即使是面对李志权这样的战略投资者,米易仍没有“屈尊降纡”。按照米易县项目引进的有关条件,光伏发电项目落户必须实现“1+1”,即:一个光伏发电项目,配套一个实体经济项目。对李志权来说,这个条件有着双重意味:一是增加投资,二是产业集群。
最终,几经权衡的李志权选择栖息在家乡的“枝头”,吸引他的,不仅有家乡的灿烂阳光,更有在其他地方没有体会到的发展氛围,而后者,也正是李志权心目中企业发展最需要的软环境。3月8日晚,在与记者对话时,李志权谈到了高效有力的运作、体贴周到的服务、创新完善的机制。所有的谈话内容,全部聚焦米易县委、县政府的实干作风。
只有在项目建设上快人一拍、胜人一筹,才能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一个个大项目的开工、新项目的引进,为米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更为推动全市“两个跨越”积蓄起新的能量。在米易“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的征程中,重点项目“引擎”已轰鸣作响,正引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