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人人参与的民生工程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攀枝花日报 时间:2016-03-16 08:44:49 ●本土观察
3月15日,攀枝花,碧空如洗,春风拂面。
“这些年,攀枝花的环境卫生总体上干净、整洁,没得说。”攀枝花整洁的市容市貌,得到居者、过客的高度认可,“国家卫生城市”已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实事上,自2008年荣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整治市容市貌、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攀枝花一项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这其中,既有市民参与,更有政府投入。
□本报记者 苏安静 文/图
高压冲洗车。
辛勤的城市美容师
3月15日8时许,东区弄弄坪街道民乐社区上街,45岁的保洁员文术英正在忙碌。
“早上清扫,下午保洁3次,来回4趟,至少要走六七公里的路。”文术英说,她每天工作10个小时,“忙起来的时候,衣服后背几乎没干过。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下班回家冲个热水澡。”
文术英所在的清扫班有30多名清扫保洁员,主要服务江北片区上万户居民,清扫保洁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每天,他们必须赶在市民上班前完成清扫,然后再保洁。“我们每天很少坐下来休息。”文术英说。
“有时,我们还得放弃休息日。”一旁的环卫工人王素琼接过话头。
王素琼介绍,今年春节长假,不少保洁员只休了3天,参加清扫居民点卫生死角,在民乐社区和高峰社区,保洁员清理了10口化粪池。“大过年的,双脚泡在臭 水沟里,大伙没喊一个‘累’字;渴了喝点水,累了在树荫下打个盹,醒来后继续干,硬是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完成了清挖任务。”王素琼说。
记者在民乐社区走访时看到,这条街巷整洁,几名保洁员,或提着垃圾箱捡拾垃圾,或清扫路面的落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区环卫局承担着市中心主城区主次干道和炳二区、炳三区、龙马路以及12条小区支线清扫保洁工作,直管清扫保洁面积284.90万平方米。
去年10月以来,东区环卫局行业系统集中清除辖区“牛皮癣”及违规小广告12000余处;维修增补辖区主干道果皮箱、垃圾桶100余处;开展病媒生物防 制,投放消杀、除臭药剂3720余千克,消杀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集中清理卫生死角2300余处,清运垃圾、杂物700余吨。
环卫工人赛技能。
(东区环卫局提供)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50多岁的肖德贵是炳草岗街道的环卫工,已在花城上街从事保洁工作6年。
“这几年,保洁工作量增加了,我的收入也提高了。”15日上午,正在花城上街清扫垃圾的肖德贵说。
谈到工作、收入的变化,肖德贵深有感触:“5年前,每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块钱。现在每个月1000多块钱。这是政府给咱的实惠。”
事实上,肖德贵收入的增加,仅是我市加大投入,为民创造一个优美、整洁、有序工作生活环境的缩影。
3月14日,记者到东区环卫局采访,东区环卫局分管财务的副局长徐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2013年至2015年市、东区政府增加投入经费表》。
这份表显示了市政府、东区政府逐年增加卫生城市经费投入的情况。
社会公益事业,公厕免费开放53.52万元/年;从2012年10月起,东区环卫局直管13座公厕免费开放,每年投入53.52万元;为使江北片区居民 改善环境卫生,通过扬尘治理,一次性投入100万元购买1台17吨高压冲洗车和1台8吨的高压冲洗车;每年增加洒水费20万元。
清扫保洁:2013年东区主干道清扫面积197.09万平方米,清扫经费1727.47万元;2014年增加十九冶东风片区、渡金线等清扫面积东区主干 道清扫面积为230.32万平方米,增加了33.23万平方米,清扫经费为2362.87万元;2015年增加炳二区、炳三区等清扫面积,东区主干道清扫 面积为284.9万平方米,增加了54.58万平方米,清扫经费为2824万元。
这些年来,我市用于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远不止这些。尤其是全市各专业部门、各区(县)政府为推进城区市场提质改造,推动城市硬件设施达标,投入了大量资金。正是这些资金的注入,我市城市环境越来越好。
“现在,街巷洁净了、绿树多了,我们坐家门口就能乘凉。”东区弄弄坪东路东风景秀居民刘芝兰说。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巩固“创卫”成果,带来的不仅是城区卫生环境的变化,而重要的是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福祉。
刘芝兰讲,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中,路上的卫生打扫得非常干净,家门口的垃圾清理得比较及时。“过去春天,生活垃圾堆臭哄哄的,蚊蝇滋生,居民守着垃圾堆心里不是滋味。现在走在洁净的街上,心里舒服多了。”
清扫保洁。
“创造良好城市环境、巩固卫生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人人受益,人人参与”“城市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诸如此类的宣传标语、条幅在社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与前几年相比,市民的素质提高了不少,很多居民能够按规定时间把垃圾倒进垃圾点。”保洁员刘师傅说,也有极少数人,随意扔垃圾。
保洁员陈大妈说,小街巷连着千家万户,如果没有市民的积极配合,单靠保洁人员,背街小巷很难跳出“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事实上,保护卫生环境不仅是环卫工人的责任,广大市民也有这种义务。采访中,记者发现,通过这几年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巩固工作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市民的环卫意识大大提高,但仍有少数人环卫意识依然淡薄。
东区环卫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市区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乱丢、乱扔、乱吐、乱贴的违章行为仍较多;少数居民卫生意识差,仍存在不按时不定点投放垃圾的行为;主次干道商家、小区居民装修乱堆放建筑垃圾行为时常发生。
有市民认为,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应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烟头、垃圾,尊重环卫工人劳动,只有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做文明人,我们才能很好地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来之不易的成果。”一位市民说。
热心人士建议:全面提升,重在治本;市相关部门应对照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责任、时限,按照“国卫”复审要求,进行整改;应举一反三,全面深入查找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方案,加快整治;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