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摔倒老人扶起道德心
来源: 凉山新闻网2016-05-18 10:46:00 “要不是建行工作人员和好心的两位市民及时施以救助,大家都对老人不管不顾,后果真的不堪设想。”“现在这个社会就需要这样正能量的事情来引导大家正确对待问题,重拾助人为乐的精神。”近日,一起好心人与建行工作人员联合救助摔倒老人的事件得到了周围群众的鼓励与肯定,纷纷点赞他们的行为传播了正能量。曾几何时,扶老人是人之常情的事,可如今,扶老人却成为存在高度风险的事,人们看到老人摔倒都要考虑对方是不是讹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荡然无存。
点赞
路遇老人摔倒 西昌市民伸手相扶
“啪!哎哟哎哟……”“快、快扶起老人,好像绊到‘脑壳’了。”5月11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一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拄着双拐行至西昌市龙眼井街中国建设银行凉山分行物贸分理处附近时不慎摔倒,还好相邻较近的一男一女好心人及时伸出援手,顺势将老人扶起。
“老人本来腿脚就不方便,这下又摔得不轻,急需要找个阴凉地休息一下,咋个办!要不我们去给旁边建行的工作人员说一下,看他们愿不愿意让老人进去等待救援?”“人家正在营业,里面客户也多,不好这样做吧”……正当两位好心人商量着如何安置老人时,细心的大堂助理赵映陶主动上前询问,并连同两人一起将瘫软的老人扶到大厅内的休息区,倒水、联系家人、拨打救助电话。
“在看到老人目光呆滞、脸色苍白、头部肿大流血的症状后,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我们立即联系老人家属,无奈老人年龄太大、表达含糊不清,身上也没有电话。所以,我们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报警。与此同时,也安排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大厅内排队的排队、取钱的取钱,一切井然有序,并没有引起围观。”中国建设银行凉山分行物贸分理处网点经理陶竹告诉记者,从扶老人进大厅到120急救车到来,整个过程10分钟左右时间,怕老人再出其他意外,她和赵映陶寸步不离的守护在老人身旁,照顾着她。
市民
助人为乐 我们应当义无反顾
随着近年来“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事件频发,一方面我们听到了对“世风日下”的集体谴责,另一方面却是“好人难当”的无奈感叹。而面对“老人摔倒扶与不扶”这道难题,陶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看到老人摔倒,假装没看见从一旁走过,看似避免了被讹的风险,但也会让自己感到良心不安。毕竟,摔倒的讹人者只是极个别,即便真的碰到讹诈之人,相信也会有旁观者证明自己的清白。相信人间正道,以微薄之力,扶起摔倒的老人,对自己的心灵也是一次洗礼。”陶竹告诉记者,救助过程中,建行上级监控中心也通过监控了解了现场情况,在一番询问后,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这种助人为乐的企业文化。一再嘱咐所有员工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义无反顾的进行帮助。
“我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情,相信别人遇到了,也会这样做。”面对记者的采访,赵映陶谦虚道。“其实,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居多,比如第一时间把老人扶起来的两位好心人,在看到老人被抬上救护车后才默默离开。再比如当时网点内热心肠的客户们,在旁出谋划策、嘘寒问暖,紧张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呼吁
扶起老人扶起道德心 精神文明更难能可贵
“每个人都有老年亲属、都会有变老的那一天,如果人们心中的信任危机永远持续下去,不愿意迈出救人的那一步,那么最终也会作用到你自己身上。”
“其实我以前也害怕惹事,但有一次几名好心人帮助我的亲人赶走尾随的小偷后,我也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勇敢站出来帮助他人。”
“如何在助人同时保护自己,避免善心受到伤害,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方法来避免,比如在扶起摔倒的老人前,找两个路人作为见证,最好再一道将老人送去医院。”
面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难题,网友和市民们各抒已见,袒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必要性,并建言如何在做好事的同时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伤害。
“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我们从小就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拷问着传统美德,也拷问着社会信仰。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要懂得精神文明的可贵。”西昌市精神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说,做好事反被咬一口的现象其实只是极个别人的不齿行为,我们不能以此就丢弃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相反更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感染更多的人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文明生活环境。 邹翔 记者 米色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