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关注>>盐边县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

盐边县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4/14 12:09:25 浏览:770
[摘要]盐边县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盐边县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7年3月)

攀西商界网(中共盐边县委改革办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确保我县深化改革工作顺利开展,2017年3月21—23日,由县委副书记张孝铭同志带队,县委改革办牵头,召集财政、农牧、林业等部门,前往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县国土局、县经信局、县政务中心、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永兴镇、渔门镇、国胜乡,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经济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梳理,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县深化改革工作的对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盐边县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济体制改革

1.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一是完成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打造工作。盐边国、地税根据现有场地资源和涉税业务办理的实际需要,打破区域界限共建联合办税服务厅,按业务类型进行功能分区,实现“一厅三区”联办两税业务,业务窗口分别由国税12个、地税14个都增加为26个,硬件设备配置减少50%,人力资源减少30%。实现国地税大数据共享和增值利用,数据交换形式从人工转向网络化和自动化,交换频率从不定期转向定期和实时,交换内容从单项业务信息向全领域信息转变。自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全窗口累计接待纳税人11804户次,实现了资源占用减少,办事效率提高的目标。

二是在全省率先推行“一人一机双系统”办税模式。为切实解决纳税人长期面临的办税重复跑路、重复报表、重复排队等现实问题,让联合办税不流于形式,2016年4月以来,盐边两税以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提升办税效率、最大限度节约办税资源三个“最大限度”为导向,改变以往“一人双机”或“一窗双人”的联合办税模式,通过打破网络壁垒,破解人员授权、POS共享、双系统操作等技术难题,成功实现税务登记、申报征收以及发票管理等5大类34项两税共管户业务的“一岗通办”。同时,让纳税人一次性完成国、地税税费的缴纳,从源头上防控了“营改增”后地税税费的漏征风险。

三是推行“一体化”定税新模式。盐边国地税共同建立了以“协商协作、联合调查、信息共享、争议共商”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定税新模式:每季度汇总新增和需调整定额的纳税人名单,纳入“一体化”定税管理范畴;采取“国税为主、地税支撑”的形式开展典型调查;由国税统一制定包含国地税双方定税内容的《核定定额通知书》并送达纳税人,地税以国税资料移交汇总表的方式,视为文书已送达纳税人;纳税人对定额有异议的,可以向任意一方税务机关提出重新核定定额申请,由国地税重新实地核查,并共同书面答复纳税人调整或维持原有定额;国地税共同在社区、县政务中心税务公示栏、外网网站和微信平台设置定税结果公示公告模块,确保定税结果公示公告到位。

四是纳税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一年多来,盐边两税积极运用新媒体渠道,以“一个形象”对外,“一个渠道”发声,联合开展各项纳税服务工作。通过开通“盐边县国地税联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整合纳税服务QQ群、成立国地税“蓝精灵”服务小分队等举措,积极为纳税人搭建联合咨询服务平台。以纳税人学堂为依托,联合开展纳税人培训辅导工作,2016年累计开展5期,参训人次达1500人以上。积极为辖区纳税人联合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深化评价结果运用,拓展“银税互动”合作范围,全力为信用等级好的困难企业争取资金贷款。成立办税服务厅联合党支部,切实解决办税大厅整合后工作人员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问题,有效发挥联合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016年度,盐边县国地税共计组织入库各项收入79,484万元。其中,国税组织入库25,934万元(车购税110万元);地税组织入库53,550万元。盐边县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被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确定为全国“百家办税服务厅直报点”之一。盐边国地税“一人一机双系统”联合办税服务品牌,在全省税务系统做了经验交流和复制推广。盐边县被四川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同确认为全省22个“四川省国地税合作县级示范区”之一,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区县。

2.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工作,实现名称审核标准化、规范化,在经营范围核定上切实体现“非禁即入”的原则,目前保留登记前置审批事项51项,改前置为后置审批事项152项。积极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的准备工作,待省、市工商局电子化登记系统建设完毕后及时启动。启动“双随机”抽查机制推行工作。自2016年10月1日与全省同步启动办理企业、农专社“五证合一”工商营业执照、2016年12月1日与全省同步启动办理个体户“两证合一”以来,截至目前,共颁发“五证合一”营业执照157份,“两证合一”营业执照385份。积极开展商事制度改革研究谋划,探索建立盐边县市场主体公示信息共享协作、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3.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一是完成盐边县不动产登记局和盐边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挂牌,落实县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办公室一间、档案室一间、不动产登记窗口4个。核准事业编制8个,划转、调入工作人员5人,目前在岗4人。落实前期费用30万元,实际支付12万元,数据整合建库费用117万元列入2017年财政预算。二是完成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重塑办事流程,出台办事指南,开展不动产登记岗前业务培训,完成不动产新证颁发。三是有序推进数据整合与建库工作,完成不动产档案整理,协调县房管部门移交相关房屋登记档案,提取房屋登记信息24540条,已接受房屋登记纸质档案5940份;完成数据整合与数据建库作业单位招标工作;完成不动产档案扫描4600余份,完成150宗土地和1200户房屋登记信息的补录入库,完成补建楼盘表4868户。四是启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搭建。2016年8月18日,盐边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截至目前,已颁发不动产权利证书180余本,颁发权利证明160余本。

4.财政体制改革

2012年启动乡镇财政改革工作,2015年我县被纳入省级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试点。

一是开展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制定并印发了《盐边县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盐边县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制定了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21个规范性文件,汇编形成《盐边县乡镇财政建设制度汇编》二册。安排乡镇财政所装修经费县级资金80万元;上级安排资金108万元,为乡镇财政所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上级安排资金近200万元,构建乡镇财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实现县乡联网、业务整合、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实时监控。

二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我县于2012年底恢复成立了16个乡镇财政所,核定行政编制27名;设立了16个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0名。印发了《盐边县乡镇财政管理制度和乡镇财政所岗位职责》,各乡镇的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清晰明确,内部人员没有兼任相互排斥岗位的情况。目前全县乡镇财所及会计核算中心共有工作人员62名,其中,在编在岗44人(行政编制19人,事业编制25人);各乡镇调配到财政所使用人员18人(临时工10人,其他8人)。乡镇财政人员实行“县乡双重管理、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其中,原属财政系统的人员必须保留到财政所或会计核算中心的岗位上,各乡镇对财政所所长、会计核算中心主任的任命以及对财政所、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调整要征得县财政局的同意。

三是规范业务运行。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印发了《盐边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实施意见》,初步建立了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规范预算和决算编制,2015年在红格、渔门、永兴、新九、惠民启动了深化乡镇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工作。国库集中收付,全县各乡镇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乡镇公务卡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2016年实际化解乡村债务167.92万元。下划“一事一议”管理权限,由各乡镇在项目库内自主批复、实施和验收项目,财政奖补资金纳入各乡镇财政日常管理,在村级集体资金账户内核算。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各乡镇非税收入统一纳入县级财政管理,部分非税收入按比例分成。

四是严格财经纪律。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定》和《关于加强乡镇和县级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健全了决策程序和机制,推行开放式决策,公开决策项目和过程,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了乡镇财政行政权力清单。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5.金融体制改革

一是开展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为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参与财政项目申报和实施,推动财政补助形式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盐边县积极开展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补”改“投”机制,在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产股权量化和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改革,其中12个开展资产股权量化,1个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股权量化。财政共投入资金962.91万元(其中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资金100万元),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355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截至2016年底,已有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量化试点项目建设,项目分配收益足额落实到专合成员手中。

以国胜乡新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主要种植晚熟芒果3000亩,利用河道8.5公里,养殖野生细甲鱼,成员出资总额800万元,其中,芒果园折资入股769.04万元。合作社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已开展资产股权量化工作,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该专业合作社目前运行良好,利润占比达到59%,产生收益上百万元,其中,集体经济占30%。

二是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制定了《2016年盐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范围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品种为芒果和肉羊,由平安财保攀枝花中心支公司盐边营销服务部负责承保工作,保险费均由县级财政全额承担。截至2016年11月,完成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芒果参保160亩,保险金额3000元/亩,保险费率6%,保险费2.88万元;完成6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肉羊参保21826头,保险金额1000元/头,保险费率5%,保险费109.13万元。县财政按时足额拨付了保险费给保险经办机构,现已理赔肉羊保险3.15万元。

6.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于2014年启动,涉及县级单位52个,乡镇机关16个。涉及人员1535人:正县级4人,副县级25人,正科级237人,副科级484人,科员562人,机关工勤人员223人。截至目前,已完成保留车辆编制核定,取消单位用车封停、参改人员确定、车补发放、公务出行运行平台搭建、车辆拍卖等工作。

一是全县参改车辆处置情况。按照《盐边县党政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车改后全县保留车辆合计238辆,较改革前实有375辆减少137辆,保留比例为改革前实有数的63.47%。一般公务用车车改前实有244辆,改革后按市里核定的编制保留一般公务用车165辆(其中:实物定向保障用车2辆,调研用车4辆,一般公务用车县级65辆、乡镇19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75辆)。较改革前244辆减少79辆,保留比例为改革前实有数的67.63%。执法执勤用车改革前实有131辆,改革后保留执法执勤用车共计73辆(其中:一般执法执勤用车64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9辆,较改革前实有数减少58辆)。

我县车辆处置工作已按程序全面结束,共处置车辆154辆,其中拍卖车辆数95辆,报废车辆数59辆,车辆处置收入合计187.329万元。

二是司勤人员管理情况。在编正式司勤人员。截至目前,我县参加车改的在编司勤人员共有71人(原有80人,目前已有9人退休),统一由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管理,其编制仍保留在原单位,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不变,待下一步规范管理后再行调整。在编司勤人员中未由固定单位使用的,由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使用、考核。已办理提前离岗待退手续3人。非在编自聘司勤人员。我县共有自聘(临时)司勤人员47人,其中,县级29人(公安3人)、乡镇18人。根据实际情况,我县自聘司勤人员的安置方式主要是合理清退,补偿费用由用人单位自行解决。

三是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新建1100㎡停车场地(建设费用29万元),用于县本级保留车辆集中停放。结合实际从全县办公用房中调剂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办公室,用于司勤人员及公务用车管理人员办公场所,设置网络监控平台、夜班值守等功能用房,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四是经费变化情况。改革前公务交通总支出的测算相关经费支出以2013年为基期,车辆和司勤人员数以2014年9月30日为基期,公务交通总支出(省发改局锁定、县车改办上报数)8988.25万元=涉改公务用车实际更新和新增购置费677.27万元+涉改公务用车运行费4129.12万元+涉改司勤人员支出4181.86万元,改革后公务交通总支出4812.98万元,改革后节约4175.27万元,节支率46.45%。

五是车改后全县公务用车保障运行情况。采取部分公务用车由机关事务管理局集中管理与部门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保障我县一般公务出行用车。其中,集中管理的车辆由机关事务管理局集中统一调配、维修及保险购买等,分散管理的车辆由各部门自行管理。

7.省级直购电试点工作

对符合产业政策、用电量达到规定的标准(每年都有浮动)、无违法违规情况的企业,纳入直购电政策范围。截至2016年底,全县共有直购电试点企业14户,实际执行直购电电量4.1亿度,执行直购电电量优惠电费3008万元,其中,仅龙蟒二选厂一家就实现电价优惠2000多万元。

(二)国资国企改革

1.县属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1997年县城整体搬迁,县属国有企业除电力公司及自来水厂外均停产倒闭。2003年9月以来,我县相继成立了13家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具有经营实质的公司3家,为红格温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自来水公司、三源水务公司;代建公司2家,为城投公司、交投公司;融资平台公司3家,为国投公司、笮山科技公司、工投公司;其他具有专项工作任务的公司5家,为土地开发公司、农投公司、中沟湾尾矿库开发公司、盐边林业局、桐子林粮站。

2.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制定情况

草拟完成《盐边县深化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送审稿)《盐边县深化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待县委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完成《盐边县国有出资企业领导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盐边县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提交审议。

3.县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情况

制定了《盐边县属国有企业整合及改革实施方案》,坚持“先归位、后改革”的原则,以红格温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主体,将县国投公司、县交投公司、县工投公司、县城投公司、笮山科技公司、中沟湾尾矿库开发公司、县农投公司、县土开公司、三源水务公司9家公司整合在其旗下,被整合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随后将红格温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改名为盐边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增强集团公司投融资能力。2016年,县国投公司出资新注册设立了二滩水务有限公司。目前,我县已完成了盐边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9家子公司、1家孙公司),选拔任命了公司总经理1名。

4.国资国企管理制度完善情况

为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拟定了《盐边县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及备案制度》《盐边县国有企业实物资产处置管理制度》《盐边县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出资人、企业等的权利及责任,规范审批备案工作流程。

(三)农业农村体制改革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情况

全县16个乡(镇)、164个村、1个涉农居委会、829个组、5.018万农户,国地二调耕地41万亩,园地20万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19.31万亩。

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程要求,完成摸底调查15个乡镇,160个行政村,1个涉农居委会,807个村民小组,已调查承包方约44258户。完成外业调查15个乡镇,160个行政村,1个涉农居委会,791个村民小组,调查承包地面积约为268762.44亩,开荒地面积约为163211.37亩,自留地面积约为9411.35亩,其他(机动地、争议地)面积约为5226.89亩。红格镇暂缓确权。

2.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推进情况

2016年全县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90家,新注册家庭农场18家。成功申报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新试点项目1个(盐边县红桑果蚕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120万元。争取到省级扶持示范家庭农场项目资金30万元,培育扶持家庭农场3家,每家10万元。市级农业发展资金15万元,培育扶持合作社3家,每家5万元。争取到2016年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金10万元,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4名。

永兴镇双河村凤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从事商品羊的标准化养殖与销售、养殖技术推广。合作社建有标准化圈舍3000平方米,饲养商品羊15000余只,2016年出栏商品羊7000余只,实现销售收入800余万元。2017年合作社社员800户,其中核心养殖户250户,预计2017年出栏商品羊13000余只。

永兴镇新民村本味源家庭农场,从2011年开始按1500元/亩流转土地栽植葡萄,现投资300万左右,种植面积150亩。2015年初投产面积有30余亩,亩产4000-5000斤,亩产值2万元左右,主要销往成都等地,销路较好,于2016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16年6月受到冰雹、雨灾等灾害天气影响,直接损失60多万元,现已逐步恢复生产。后续计划在葡萄种植地间套种莲白、西兰花等农作物,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3.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情况

盐边县共有非林业用地面积97.8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92.59万亩,其中,集体林面积183.84万亩,国有林面积208.75万亩,森林覆盖率62.1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涉及集体林面积为158.99万亩,出现林权纠纷136件24.85万亩。截至2017年3月,全县林权流转累计19宗,流转面积26072.34亩,流转价款460.7919万元;林权抵押贷款28宗,抵押面积28866.37亩,抵押贷款5725.85万元;林权交易平台上网24宗,交易成功11宗,面积2540.48亩,成交价款219.1万元。森林保险面积155.15万元,保险金额77576.43万元,保费100.85万元,其中,政策性补贴90.76万元,赔付金额1.22万元。

全县经济林木(果)权抵押贷款工作。2015年9月,省林业厅批准盐边县为四川省第二批经济林木(果)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县。通过建立经济林木(果)权证,规范林权抵押贷款,盘活集体林资源资产,增加林农收入,围绕核桃、芒果等特色经济林木(果)和林下种植产业,建立林业产业发展资金市场化筹集机制。通过对包括永兴镇六合村蓝莓基地在内的十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林木(果)权大户进行筛选,落实了国胜乡小坪村枇杷基地200亩(属于锐华公司企业性质)、国胜乡大毕村云有猕猴桃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为试点。2016年11月16日,盐边县向四川百灵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盐边县国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盐边县恒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首批《盐边县经济林木(果)权证》。目前,百灵山农业开发公司已成功贷款180万,用于盘活撂荒茶园。另外两户正积极与银行沟通接洽中。

4.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情况

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2016年我县与攀枝花邮政分公司开展合作,以邮政现有的商业网点为基础,依托“邮乐网”平台,在桐子林镇建设了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渔门镇、益民乡、红格镇、共和乡、永兴镇5个乡(镇)分别建设了1个乡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项目总投资230.15万元,攀枝花邮政分公司自筹资金155.15万元,市财政以切块方式划拨我县省级补助资金75万元。2016年7月经市商务和粮食局、市财政局、攀枝花学院专家组验收合格,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2016年,该项目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30个,网络销售农产品529吨,销售金额492万元,网络购进工业品86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解放不够,主动改革的意识不强

1.部分乡镇、部门对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重发展轻改革的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存在求稳怕担风险的保守理念,甚至认为深化改革是一项自上而下开展的工作,基层单位不需要探索,不需要创新,不需要超前,上面说啥就干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强。

2.普通老百姓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知不够,对改革的认识停留在“办证方便了”的层面,抢抓改革机遇创新创业的很少,仍然停留在“老办法、老传统”上。例如,我县的鲜枇杷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但农户的品牌意识不强,包装箱绝大部分都是用米易的,冠以“米易枇杷”之名,对本地品牌的打造缺少品牌意识。

(二)力量配备不够,推动改革的动力不足

1.被调研单位普遍反映改革的人员不足,工作力量不够。“无编无人无职能”,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量大而繁琐,县国资办未单列,仅有工作人员2人,还兼有政府采购职能,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有编无人”,如县机关事务管理局,三定方案核定有4个内设机构和10个编制,而目前在编在岗仅有5人(含1名副局长),空编5人(含2名科级领导职数),给公车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带来一定困难。“留不住人”,如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乡镇财政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失严重,仅2016年下半年就有6名乡镇财务人员离开财政所岗位。

2.经费投入不足。受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我县近两年财政十分困难,财政重心转向保基本运转,投入各项改革工作的资金有限,对改革进度的影响较大。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所需资金总额2500多万,但目前仅支付到位600多万,尚有1800多万的资金缺口。农村土地确权是其他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开展的的前提和基础,目前该项工作的滞后,不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

3.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工作推进受制约。例如国地税一体化办税服务厅,服务窗口26个,工作人员21人(还有15名新进人员5月份到岗),县域服务对象7291户纳税户,目前场地面积仅有600平方米,工作开展受制约。又如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我县目前的物流网络不够完善,仓储物流支撑力度不够,仓储、包装、分拣等各环节都缺乏,加之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对边远山区覆盖面严重不足。

(三)配套制度不完善,整体推动的合力不足

1.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中央、省、市推进改革的进度不一样,我县各部门对改革推进进程不一,虽然我县成立9个专项工作小组,并明确了联络单位,有些改革涉及的部门多,加上各部门事情多,疏于沟通联系,成效也不明显,造成深化改革整体推动有差距。

2.改革评价体系不完善。虽然各牵头单位都制定了改革的方案,同时也明确了责任单位和部门职责,明确了县目标督查办进行督查,纳入年度考核,但是,对我县各改革项目的实施监督、专家评价机制还没有建立。

3.鼓励创新的机制缺乏。我县的改革是通过上级制定的《改革工作要点》《规划》《台账》等来明确年度改革项目,内容包含方方面面,存在主动创新不够,自下而上的改革不多。又由于项目过多范围过广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改革重点,导致我县改革的重点和目标不突出。

4.宣传推广机制不健全。对深化改革的经验做法总结不够,典型经验和案例不多,改革的知名度不广。虽然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但落实上有差距,个别专项小组和成员单位信息报送不多,甚至为了应付年终考核拿常规工作信息充数。对外宣传推广渠道单一,多是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单位报送信息的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媒体宣传推广的作用。

(四)几个具体的问题

1.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一是过渡期延长。新的公务出行保障机制未能发挥作用,县机关事务局已建起了公务出行保障平台,但目前人、车均未到位,不能实现集中管理,平台未启用。现在采取的是过渡办法,即一个单位暂时留用1辆公务用车,以保障精准扶贫、日常下乡等工作所需。但如果过渡期过长,可能将会出现公务用车使用监管不到位,对公务用车改革造成不利影响。

二是车辆费用存在冲突。车改实施后,县财政局已将油费、保险等经费预算下到了县机关事务局,但目前的情况是车辆与司勤人员没有实现集中管理,县机关事务局难以保证部门的用车需要,而且费用方面尚未理顺,机关事务局派车,要求用车部门负担加油、保险、审车等费用,但车改后部门已没有车辆的编制,自然也就没有车辆各项费用的预算,用车所发生的费用没有列支的来源与渠道。

三是司机集中困难。公务用车改革,对现有司机安置上,各部门都进行了认真清理,对临时人员进行了清退,但情况没有报县人社局。根据县人社局了解的情况,总体上看司勤人员的安置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只是因为各部门过渡性的留用1辆公务用车,情况处于维持状态,一些问题还没有反映出来,但司机在安置去向的选择上,大多担心机关身份改变,选择了在现单位转岗。所以,公务用车集中管理,车辆集中容易,人员集中则比较难,可能导致公务用车集中管理平台所需司机不足。

执法执勤用车超编。我县执法执勤用车改革后,按政策规定可保留的执法执勤用车总数为73辆(其中:一般执法执勤用车64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9辆)。全县有11个单位保留一般执法执勤用车,县财政局按四舍五入计算出改革后保留的一般执法执勤用车为65辆,超编1辆,需要在有执法执勤用车编制的部门中核减1辆。

乡镇车辆配备与实际工作不匹配。乡镇车辆配置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期间,必须通过租车解决车辆不足问题,造成车改后乡镇租车费用大幅上涨(乡镇路况不同,租车标准不一,高的一天600-700元,低的一天200元)。车型不适用,乡镇干部普遍反应,入村社下基层,道路较差,坡陡弯急,轿车难以胜任,远不如越野车、皮卡车适用。

公务交通补贴变相成为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福利待遇,在现有体制下难以正直按政府要求执行公务交通补贴发放政策。部分单位财务人员有提前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现象。

2.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相关不动产档案数据整理、移交工作推进缓慢,目前房屋登记纸质和电子档案已基本完成整理、移交,但林权登记资料移交尚未启动,将影响发证后续工作。数据整合难度较大,目前我县尚未开展农村房屋未开展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工作,导致农村房地数据的整合难度大。

3.经济林木(果)权证抵押贷款试点

一是经济林木(果)权证颁发困难。我县农村经济林木(果)(林产业)多数发展在集体土地和“生荒地”(新开荒土地)上,目前针对这两类土地的确权颁证尚未开展,土地权属凭证合法性不够。

二是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担忧较大。林权价值实现途径不够成熟,林地、森林、林木经营周期长,变现难,拍卖、转让市场或平台不够成熟,容易形成不良贷款。土地等承包合同、协议执行力差,随着原合同、协议双方的改变和经营主体的变化(原合同、协议方变为银行)而执行力变弱(主要是农民),易发生或制造出各种矛盾与纠纷,干扰原合同、协议的执行。因经营主体的变化,森林、林木生产管理松懈而致使其价值减少或消失。森林、林木和林地的评估困难,第三方中介机构,全省有资质的专业评估公司仅一家(成都),成本高、距离远、不方便。农村个户小、散、难,农村涉及千家万户,分散、规模小、放贷数量少、收贷困难,个别金融机构不愿直接对应农民个户,将重点考虑专合组织、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今后贷款业务由工业(城市)逐渐向农业(农村)方向转变,各金融机构都愿意参与和支持。

4.国资国企改革

一是大多数国有企业独立经营困难。目前14家国有企业中,除自来水公司、三源水务公司和二滩水务公司有经营收入外(2015年度,自来水公司亏损66万元,三源水务公司亏损391万元),其他企业的人员工资、经营费用全都依靠政府拨款。把集团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成为经营性实体公司,是当前我县国资国企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国企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盐边县发展(集团)公司的框架已基本搭建,但法人治理机构尚未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公司管理经营班子尚未组建,经营发展方向尚未突破,这些都阻碍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5.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工作遇到历史遗留问题及矛盾多,调处难度大。由于广大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还比较大,加上经济进入新常态,农民外出务工及就业门路变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顾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缓慢。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县政务中心牵头起草的《盐边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施方案》,一直未获批复。

三、深化改革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主动改革的意识

1.强化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更加要求我们要强化直面挑战、勇于担当的思想,客观认识当前我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拆网箱”精神,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在责任面前不推诿,在困难面前不逃避,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上去,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强化创新意识。在新的形势下,抓改革要有“破陈规、闯新路”的创新精神,要善于用创新思维观察分析问题,探寻思路举措。要立足盐边实际,紧紧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县、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打造绿色崛起样板县等重大机遇,既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大层面上的要求“齐步走”,又要针对盐边自身的问题“跑步走”,最大限度将改革红利变成发展红利。

(二)加强力量配备,稳步推进改革工作落实

在现有条件下,分清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调配人员和资金力量,以改革试点和项目为抓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工作落实。

(三)完善制度机制,形成改革工作的合力

1.健全沟通协调机制。要抓好统筹协调,各专项小组组长、副组长要切实负起组织领导、牵头抓总责任,联络员单位要切实做好联络协调服务工作,成员单位要主动参与配合,严明工作纪律,提高执行能力,坚决防止各行其是、推诿扯皮。要做好上下呼应,落实好《盐边县委全面深化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员工作细则》,加强联络交流,各联络单位要及时向办公室提交各小组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

2.建立监督评价机制。要加强对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估,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深入调研和谋划,做好信息汇总、动态把控、经验总结,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善于系统总结和评价,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形成定期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盐边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深化改革成果。

3.探索鼓励创新机制。要按照层级管理的原则,立足于盐边实际,处理好深化改革“破与立”的问题,破除不适应的办法,建立适应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新的办法和制度。要探索建立“免责”机制,对“未牟取私利的改革创新失败者”实行“免责”,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为敢于担当者担当。

4.健全宣传推广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及督查制度,要围绕改革推进情况、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强化信息报送。广泛运行各类媒体加大宣传推广,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改革中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四)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

1.执法执勤用车超编问题,建议不突破上级核定的执法执勤用车总编制,酌情核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执勤用车,同时由县机关事务局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另补一辆特种用车,以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不受影响。

2.过渡期延长、费用冲突、司机集中困难等问题,核心在司机的集中难上。建议车辆先集中,变通解决人员安置问题,司机的编制留在原单位,身份与工资不变,但人员、经费集中到公务用车平台管理。司勤人员内部转岗,单位必需有编制空缺可以消化才能转岗。平台空缺的司机,在原有的临聘人员中优先选聘,仍有不足再行在社会上选聘。

3.加强与其他区县的沟通联系与工作对应,学习借鉴兄弟区县的工作经验。

4.切实加强过渡期间各单位留用公务车辆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保障留用的公务用车不出问题。

5.县机关事务局在乡镇车辆更换时建议征求乡镇同志意见,针对性的配置适用车辆。

6.建议县财政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完善租车制度,并指导乡镇结合本乡实际制度租车办法,进一步规范部门、乡镇租车行为。

编辑:攀西商界网佳佳

新闻爆料:0812-519988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