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二五”攀枝花市消费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发表人: 2016/2/17 19:22:50
- 存在的问题:一是增速持续减缓。攀枝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速不断放缓,2015年增速(11.8%)低于2011年增速(20.2%)8.4个百分点。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放缓。2011至2015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1.2%、14.4%、12.7%、11.4%、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6.9%、15.6%、9.2%、9.7%、9.3%。部分低收入居民仍然面临不敢消费、消费不高的情况。三是区域、城乡消费差距较大。2015年,攀枝花市东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1.1%,东区消费远超其他县区。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2.0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大幅高于农村。几点建议:一是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确保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提高,中等收入家庭不断增加,全市消费能力稳步提升。二是不断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选择部分优质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积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培育城乡社区电子商务。打造精品攀枝花旅游,举办好“欢乐阳光节”等节庆活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扶持文化类、健康类、日用消费类工业企业成长,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针对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发展特色明显的县城、乡镇的吸纳能力。通过“四区驱动”,增强辐射能力,吸纳外地人口入攀。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四是落实稳增长等相关政策。应积极研究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帮助解决企业困难,鼓励企业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供更多智能、环保、绿色、时尚的优质产品。
-
-
- 米易县2015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工作圆满结束
- 发表人: 2016/2/17 19:21:55
- 2016年春节期间,我县按照省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15年全省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川人社明电〔2015〕6号)要求,认真扎实开展好2015年全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截至2016年2月7日,我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圆满结束,共计责令督促发放工资4841.57万元,涉及劳动者3543人。专项行动期间我县无1起因工资拖欠到省、市政府和部门群访、闹访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
专项行动开始以来,我县成立了米易县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协调小组,组织各乡镇、部门认真对辖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工业企业进行了一次排查梳理,真实客观的反映了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对于排查出来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了协调处理,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同时,按照《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建设施工领域欠薪处理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攀办发〔2013〕67号)规定,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乡镇、部门建立健全了工资支付、集体停工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信息收集,确保了能及时介入、及时处理、及时化解。2016年春节过后,针对专项行动期间未全部解决的工资问题,米易县人社局将持续秉承全心全意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原则,继续加大力度督促企业在约定时间内及时、妥善解决,确保无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继续维护好全县社会稳定。
-
-
- 关于准生证的问题
- 发表人: 2016/2/16 21:09:10
- 因小孩将要出生,准备办准生证,街道办事处告知:有单位且单位签订了计划生育相关协议的由单位出具初婚初育证明,单位没有签订协议或没单位的,至户口所在社区开初婚初育证明,男女双方都要开。
这意味着:要在上班时间,到男方社区,再到女方社区,再到街办,如果去了遇到工作人员外出办事或者出差等情况,还得下次再来。办一个准生证,需要到三个地方。在国家开放二胎并大力精简行政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办准生证的流程是否应该精简了?
问了几个办过准生证的朋友,每个人都说的不一样,有的说在街办办理,有的说在社区办理,不知道我咨询的街办办事人员告知我的办理事项是否正确?流程是否可以精简?
-
-
- 关于攀枝花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 发表人: 2016/2/16 21:06:54
- 关于攀枝花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信件内容:最近看了攀枝花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稿,提一些自己的意见:1,在交通上应增加攀枝花到六盘水的铁路规划,该线路六盘水市已经规划,且贵州省有贵阳经六盘水,攀枝花至西藏的贵藏客专规划。虽是中远期规划但我市己提出争取攀西-六盘水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因此应及时提出构建连接攀枝花到六盘水的公路,铁路规划。2,教育上攀枝花基础教育向精品教育发展,而高等教育还不足与规划中构建吸引高端人才进行产学研推动攀枝花国家战咯的需要,鉴于攀枝花己建成的产业基础,科研机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施,可以引进学科与攀枝花产业相近的重点大学来攀建分校,最好是建校区。以攀枝花的产业,科研作为高校的教学,实习,研究基地。这样能快速提升攀枝花的科研实力,人才培养问题。3,是对力争攀西-六盘水经济区进人国家战略的名称应命名为: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为妥。攀西是泛称,对外的知名度没有攀枝花作为地级行政区有名,用攀枝花-六盘水两个行政区名易宣传推广,让外地人熟知,提升攀枝花的影响力更有意义。以上是自己的看法和对攀枝花的关爱,未必妥当。一切应以客观实际出发,深谋远虑规划发展好攀枝花。
-
-
- 公交车没有超载这一说法吗?
- 发表人: 2016/2/16 21:05:36
- 每天上班,113都要挤爆了,今天早上在奥林匹克根本上不了人,司机师傅居然把车直接熄火,停了3分钟左右,基本上一车人上班迟到,换一个稍微大点的社区巴士或者上班时间增开几辆就真的那么难吗?还是公交涨价只是为了赚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的钱?
-
-
- 炮仗可禁、酒驾可治,吸烟不可控?
- 发表人: 2016/2/16 20:46:56
- 今年,上海人过了一个安静干净的春节。据上海市公安局2月13日发布的数据,自除夕至正月初六,上海外环以内区域烟花爆竹基本无燃放。
这得益于上海“禁燃令”的实施。去年底出台、今年1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上海外环以内区域禁放烟花爆竹。自然,条例的出台只是第一步,禁令落在实处,更在于综合治理方式的探索与努力。非法燃放行为进入征信系统,购买烟花爆竹实名登记,减少销售许可证从源头防控,警社联动组织30万志愿者劝阻巡查,同时设置“礼品换烟花爆竹”回收点,提供电子爆竹……为使禁令“落地”,上海密织管控网,打出“组合拳”,疏堵结合,可以说是基层治理的一次大考。
诚然,禁燃令的有效实施并不容易,其背后有科学执法的探索,也有社会共治的考量,对于一些基层治理难题的破解或有借鉴。比如控烟,与上海禁燃令有效实施、酒驾获得有效遏制形成对照的是,各地控烟态势境地尴尬。
吸烟的危害无须多言。在时人越来越注重健康的今天,在公共场所禁烟,使人们免受吸烟、特别是“二手烟”的危害,应势应时。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近年来各地的控烟令一道接一道,执行效果却不甚理想,不少禁令沦为一纸空文,一些“史上最严”也未能幸免。
其中原因是多层面的,最重要的大约在于,一禁令操作性不够强,执法难以到位,“九龙治水水不治”,二惩处力度不够大,方式单一。据报道,新加坡违规吸烟最高可处1000新元的罚款,阻挠禁烟令执行可被判监禁6个月甚至两者并罚。反观我国各地违规成本普遍过低。
如果说在春节禁燃烟花是否一刀切的问题上,舆论还有不少对于环保之于年味的考量,那么在公共场所控烟的问题上,显然已没有太多争议的空间。上海禁燃令的实施,或许为控烟局面的进一步改善打开了一扇窗。不断探索改善公共治理方式,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一切难题都有破解的路径与希望。
期待控烟能像治理酒驾、禁放炮仗一样,动真格,发猛力,收实效。
-
-
- 男子发红包前任99.9元现任8.8元 女友闹分手
- 发表人: 2016/2/16 20:23:00
- 据央广网消息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26岁的张先生欢欢喜喜带着女友回家见了父母,可一回重庆两人就闹分手,原因是张先生春节期间给前任发了99.9元微信红包,只给现任女友发了8.8元。
张先生是观音桥红鼎国际A座一家婚纱摄影店的摄影师,今年他把交往了一年多的女友汪晴晴带回山东老家过年,两人感情一向很好,打算见完家长就商量结婚的事,张先生父母见到汪晴晴后也很喜欢。
2月7日下午,张先生突然收到前任微信,除了祝他新年快乐外,还向他讨红包。“以前她老是嫌我没钱,一直有点耿耿于怀。”张先生说,平时遇到主动要红包的都不会理,但与前任交往近两年,差点就结婚了,却因经济原因分了手,“为了面子,我就发了99.9元,发几块钱感觉太小气了。”发完红包,张先生怕被汪晴晴瞧见多心,很快删掉了聊天记录。
12日,张先生和女友坐动车回重庆,途中无聊,女友便用他手机刷朋友圈,没想到看见男友前任在朋友圈晒他发的99.9元红包,想到男友只给自己发了8.8元,汪晴晴特别生气,两人就在火车上吵了一架,之后一路冷战回到重庆。
为了弥补,张先生给女友发了个999元的微信红包,但汪晴晴不但没有收,干脆删除了微信好友,回重庆两天都没有理过他。
“我一直以为他是个不善于搞这种浪漫的人,没想到对前女友这么大方,实在太让我失望了!”昨天,汪晴晴在电话里对记者吐槽,她说并不是想要钱,张先生的做法让她很难接受,“我担心他一直忘不掉前女友,一想到这我就想分手。”
对于汪晴晴的担忧,张先生解释称自己只是随意想到的一个数字,并不代表其他意思,他与前任早就没有联系,“纯粹是为了面子,我们之间真的没什么。”张先生说,他想通过热报正式道歉,希望女友能原谅他。
-
-
- “一家人在一起”需要更多制度前行
- 发表人: 2016/2/14 23:17:50
- 来源: 新华网2016-02-14 09:44:00每晚,酒后代驾司机王贺就踏着他的电动滑板车赶往代驾地点。“至少有三个月没有休息了,”王贺说,最近的三年,他春节都没有回过家。今年,他把独自在老家的母亲接来北京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就算只是坐着说说话,也会觉得幸福。”他的母亲韩艳玲说。
“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幸福。可是,由于“劳燕分飞”、“父子别离”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家人在一起”也就成了奢望。眼下,外地务工、外地创业、外地就职是一种常态,很多人需要背井离乡。也就有了每逢节后就出现的送别场景:母亲呆呆地望着窗外儿子远去的背影;父亲用颤抖的手拉着背着行囊的女儿的手一再叮咛;妻子牵着懵懂的孩子的手向丈夫挥挥手;在家种地的丈夫将妻子送到远去的列车上。春节来临的团圆之后就意味着下一个难舍难离的说再见。
想起一则新闻,2015年春节,一位在山东当白领的江苏小伙回到家乡,这次回来他没打算回去,而是应征了当地一个保安岗位。放着月薪8000元的白领不当,却找了个每月才2000元的保安岗位,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可是,小伙子说出的话语却让我们增添了对他的理解。他说:我期待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父母年岁大了,我想陪着父母多享受这种“在一起”的时光。
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些没有“志在四方”的男儿何尝不是好男儿?2015年春节,宁夏银川一位在外地务工的女青年,给爹妈制作了一套“亲情日历”,她在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所有节日日历上都提前写上了自己对老人的祝福。离开父母的时候,她满含眼泪将“亲情日历”交给了父母。这何尝不是对“一家人在一起”的恋恋不舍?
我们应该打造一个“一家人在一起”的和谐社会。
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成功机会大不同的问题。我们要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要让所有地方都有公平的成才机会。这样就可以让更多“不想离开家乡”的人们实现“一家人在一起”。
其次需要关注的就是对外来人口进城政策的通融。对于愿意在外地就业、创业、务工的人员来说,我们的城市在欢迎务工人员的同时,还应该创造更多条件接受他们的父母、子女。北京刚刚出台了新的规定,在安排廉租房的时候,父母子女可以就近安排,这就为“一家人在一起”提供了方便。“一家人在一起”不该是奢望,这需要更多制度前行。(郭元鹏)
-
-
- 新华网评:关爱空巢老人不应只在“年”内
- 发表人: 2016/2/14 23:16:48
- 2月13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随着儿女陆续返程,不少空巢老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
近年来,空巢老人春节前后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有些空巢老人因为过节无人陪伴而感到冷清、孤独、苦闷,有些人因为春节期间子女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患上了先焦虑、后抑郁的“分离综合征”,还有一些人因为精神空虚等心理问题在春节期间或春节过后发生种种意外,甚至轻生,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号准空巢老人精神空虚的脉,对症下药,积极应对。
关爱空巢老人的功夫不能只用在“年”内,在平时也应让他们感受到温情,用源源不断的社会合力关爱、照顾、陪伴他们,填补他们的精神空虚,使他们的生活不空、幸福不空、心理不空。当然,空巢老人的子女及其他晚辈、亲友等应该尽到第一责任,因为家人的精神慰藉最重要,最有分量,也是空巢老人最需要的。还是那句老话,子女在平时应该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多给父母打个电话,减少父母独处的时间。如果父母失去了另一半,则应该支持他们再寻找伴侣;如果父母年岁较大,自理能力较差,则应该尽量克服困难,让父母与自己同住;如果空巢老人同意,把他们送到养老机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的供应量和质量。对于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政府应该多购买一些养老服务,多组织一些志愿服务、义工服务活动,让那些没有子女或子女陪伴慰藉不足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多的帮助、照顾和关怀。街道、社区、村居等基层组织则应该把协助照顾空巢老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摸排调查清楚本区域内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子女陪伴等基本情况,据此调剂分配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同时,积极开展与空巢老人结对子、为空巢老人找朋友、让空巢老人有“近邻”等活动,引导安排空巢老人参加一些集体文体活动、联谊活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顾空巢老人,帮空巢老人排遣空虚和寂寞,让空巢老人过得更充实、活得更有质量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空巢老人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满足、幸福和快乐!
(作者 李英锋
-
-
- 休眠空调,为政之耻
- 发表人: 2016/2/14 23:15:25
- 来源: 新华网2016-02-14 09:42:00 在山东郯城县的养老院里,有一样东西是只给看、不给开的。这就是空调。在这些养老院里,空调的遥控器“被乡里要回去了”。高峰头养老院负责人明确说过,低于零下5度再开。
低于零下5度,对于地处鲁苏交界的郯城来说,应该是个多年才能一遇的天气。所以高峰头养老院里,空调装了4年多了,也没开过一次。哪怕老人们冻得瑟瑟发抖,也不见温暖。
可当时“温暖”送进养老院,郯城县是豪爽过的:2010年安排专项资金45万元置了270台空调,次年又投入近30万元集中采购了160台空调,实现了全县敬老院“空调取暖”全覆盖。
然而这个温暖,因为电费、用电负荷量等原因,并没真正暖到老人们的身上。随着领导最初热情的减退,老人们心里的一丝温暖也随着遥控器的收走而瓦凉了。
五保老人、敬老院、养老机构,这些关键词,一旦与政绩关联起来,其乐融融的数字与报表背后,常常掩盖的就是类似的冰冷现实。很不堪的是,这一次,是以郯城养老院里的老人体温来呈现的。它冻在老人们的身上,却凉在了旁观者的心里。
郯城养老院里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相关部门与领导应该是心里有底的。温度是个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领导的心里如果真有这些老人的存在、有一丝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念存在,自己办公室里打开空调的那一刻,是会想起这些老人、想起总共花了75万元的空调的。关键是,“买得起”是一锤子的事情,是一咬牙就能见政绩的事情,而“用得起”是需要掏真心真肺的事情,也是在政绩报表上体现不出来的事情,所以,“全覆盖”就够了,砸响过就行了,管它给用不给用。
空调是老人们在养老院生活中的道具。养老院里的老人是领导实现政绩的道具。郯城养老院里的空调是摆设,领导送来的温暖,也是一种摆设。一眼看得见就行,对上对外说起来好听就行。
既然养不起一屋一空调,供不起人手一遥控,可以少买几台,可以在酷暑或者严寒的日子,集中几个场所,尽量给老人们提供享受空调的机会,甚至可以通过集中供暖等途径,解决三九天的老人取暖问题。在给老人送出的温暖上也这么玩虚的,又让人怎么相信你在真心真意地做党和政府的工作。
郯城养老院里的空调,也是测量政府职能部门对待民心、责任心的温度计,相关部门领导的心有多冷,老人们的身心就有多寒。 (刘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