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攀枝花五年修复城市山体面积3393公顷
- 发表人: 2016/4/22 23:50:08
-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攀枝花晚报 时间:2016-04-22 09:08:41 记者从昨(21)日召开的山地生态园林城市暨山体生态修复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我市“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约10亿元,修复城市山体面积3393公顷。特别是2012年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以来,我市宜居指数逐渐增加,基本实现了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布局,建成区绿地率36.97%,绿化覆盖率39.8%,创国园64项指标基本达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同时,国土部门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目前,整治恢复了太平工矿废弃地、宝鼎矿区、西佛寺景区等多处受损弃置地;规划列入复垦工矿废弃地地块466宗,复垦总面积3454公顷,已实施8个项目,其中完成并验收4个项目。(记者 谭建红)
-
-
- 攀枝花一季度大企业生产止滑回升
- 发表人: 2016/4/22 23:45:21
-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攀枝花晚报 时间:2016-04-22 09:10:32 记者昨(21)日从市统计局了解到,随着攀钢四号高炉的复产,以及钢材和矿价的稳步回升,我市大企业生产扭转去年的下滑态势,且止滑回升。
一季度,四大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4.51亿元,同比增长1.6%,扭转了去年大幅下降(-15.8%)的态势。四大企业生产呈“两升两降”,其中,钢城集团增长10.2%,增速比上月回落9.3个百分点;二滩水电公司增长19.7%,增速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攀钢集团、攀煤集团产值分别下降2.0%和4.2%,降幅与上月相比,均明显收窄,两大集团分别收窄1.2个、6.8个百分点。(段红林 记者 梁洪)
-
-
- 两部门:我国将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
- 发表人: 2016/4/22 23:25:23
-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6-04-22 08:53:08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徐博)记者21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人社部、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将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通知称,从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具体方案由各省(区、市)确定。
从2016年5月1日起,失业保险总费率在2015年已降低1个百分点基础上可以阶段性降至1%至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具体方案由各省(区、市)确定。
通知称,各地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2015年关于降低工伤保险平均费率0.25个百分点和生育保险费率0.5个百分点的决定和有关政策规定,确保政策实施到位。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待国务院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
-
- 多地遇“土地证续期”问题 专家释疑是否影响业主居住
- 发表人: 2016/4/22 22:07:2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6-04-22 10:26:44 日前,由于温州市区部分住宅土地使用权续期事件的持续发酵,将曾遇到“土地证续期”事件的青岛、深圳等地也重新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公众对“土地证续期”话题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有专家表示,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如未补交相应出让金,不会影响业主居住。由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最高期间是70年,专家建议地方政府可以有所作为,对没超70年期限的,可约定自动续期,补交的出让金差价按照出让土地使用权当时的出让金价格计算。
多地先后遇“土地证续期”问题
青岛“撞限房”照常租售 深圳续期需补交地价
近期有关“温州土地证续期需缴数十万出让金”的报道,引发大众对“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如何续期”的广泛关注。
不过,这一消息很快被温州市国土局否认。“‘土地证续期需缴数十万元’系误读”,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张少清17日称,温州始终都没有这个说法,因为政策还没出。
根据2007年国家出台的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将自动续期。而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并无“自动续期”的规定。物权法对住宅土地证的续期是否应该缴费,并未做任何规定。
然而,因为温州土地证续期的事件,此前发生过相似事件的深圳、青岛等地也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在相关处置方案正式出台之前,深圳、青岛等地的“撞限房”又是怎样的生存现状呢?
青岛黄岛区阿里山小区号称全国首例“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房”。据媒体报道,该小区一期住宅的土地使用权在2011年已经到期,而该小区业主王先生最近依然能够正常出售房子。他回忆称,所购房屋于1994年左右建成,土地使用权只有20年,“到期后,当地房管所也可以过户、交易,只是可能会贷不了款。”
深圳则成为首个对此发布解决办法的城市,4月19日发布《有关深圳市土地使用权续期有关规定的说明》。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表示,首次集中出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期满的问题还要追溯到2004年,为妥善解决不满70年的土地使用权延期问题,决定对于土地使用年期届满的房地产,按有偿使用土地的原则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其中一种延长方式就是补交低价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在国家规定的最长土地使用年期减去已使用年期的剩余年期范围内约定年期内,补交地价数额为相应用途公告基准地价的35%。
国土资源部联合调研组赴温州调研
专家:“70年内”的续期可地方政府和业主进行约定
4月21日,网友“大姚”在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组织的在线访谈中发问,“深圳罗湖区友谊大厦的房子,现在是50年产权,能免费顺延到70年吗?”对此,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土地利用处相关负责人回复称,该用地为行政划拨用地,土地用途为住宅,按现有规定,须补交地价后方可予以延期。
然而,对于1995年9月18日后深圳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的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如何续期、是否需要交纳地价等问题,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表示正在研制相关政策。就在当年9月15日,深圳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出让条例》第十一条做如下修改“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年限为七十年,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年限按国家规定执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教授孙宪忠表示:“‘自动续期’至少说明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到期后收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应该无条件顺延。”
对于地方政府表态正在制定的政策,到底有没有实际制定权呢?参加过物权法立法的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对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权续期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双方约定即可;而对于超过70年最高土地使用权后的操作,则需要国家层面立法来完善。
面对全国多地显现的“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国土资源部已有所行动。4月20日晚间,国土部官方微博称:“4月20日,国土资源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浙江省温州市调研指导住宅土地使用权20年到期的延长问题。”
资料图。韦亮 摄
住宅土地证到期是否会影响业主居住?
专家观点:业主有权继续居住 补交差价应按出让时地价算
按照国家规定,房屋产权有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久;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规为40、50年或70年不等。根据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最高为70年,届满后自动续期。
也就是,“到期续费”问题只存在于“土地使用权”一方,但是,如果土地使用权到期未补交相应出让金会不会影响业主居住呢?
“就算土地使用期满自动续期后,业主没有交费,也仍然有权利居住,政府不能强行收回土地,更不应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著名法学家江平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指出,继续使用期满的土地在房屋转让的时候就会受限;却并不会影响民事权利,在权利上,业主仍然享有房屋所有权。
至于收费标准,现有“基准地价”的概念确实是普通居民疑问较多的地方。深圳规定,续期补交地价数额为相应用途公告基准地价的35%,其中的基准地价以“2013年公布实施的公告基准地价”为准。
在杨立新看来,“对于没有达到70年最高期限需续期至70年的,具体出让金差价的计算,应当按照出让土地使用权当时的出让金价格计算。”即当时70年期限出让金价格是多少,20年或者其他期限的出让金与其相比,差额是多少,就应当补交多少出让金。考虑到毕竟取得使用权的当时应当缴纳而没有缴纳其余年限的出让金,因此,在补交出让金时,应当计算相应的银行贷款利息,由业主负担。
谈及土地使用权超过“70年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续期时,是否要继续缴纳土地出让金的问题,杨立新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免费,将利益让给业主,也就是让给人民;二是费改税,不再收取出让金,而是对永久性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人向国家缴纳税金。(完)
-
-
- 攀枝花更新哪种出租车大家说了算
- 发表人: 2016/4/22 21:38:06
-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攀枝花晚报 时间:2016-04-22 08:45:31 记者昨(21)日从市统计局获悉,为切实保障出租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切身利益,同时向广大市民提供更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提升攀枝花市城市形象,增加出租汽车运力投放工作的透明度,我市于近日实施了“市区新一轮出租汽车运力投放车辆价位选择”民意调查。
为充分反映需求侧(城乡居民)和供应侧(出租汽车从业人员)两大群体关于市区出租汽车运力投放的价值取向,本次调查针对这两大群体分别抽样、分别设计调查问卷。
对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访问范围确定为我市东区、西区、仁和区范围内18—70周岁间城乡居民,按三区城乡居民基数比例分区抽取配额;对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抽样调查范围确定为由市运管处全额提供的3933名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并按具体从事职业分别按配额抽取“车主”、“车主兼驾驶员”、“驾驶员”、“出租汽车公司经营者”四类从业人员。
调查问卷设计以维持出租汽车现行起步价和公里价为前提,向城乡居民和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分别询问“出租汽车新一轮更新应该选择那种档次的车辆”,“更新出租汽车购车价位在多少合适”等问题。此外,还向出租汽车从业人员中的“车主”、“车主兼驾驶员”职业群体询问“在不考虑车辆折旧的情况下,经营出租汽车的年平均运营成本”等问题,向“车主兼驾驶员”、“驾驶员”职业群体询问“扣除单车承包费和油钱,平均每天的收入”等问题。
市统计局民调中心通过全国统一的“12340”社情民意调查访问电话,采取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分层随机抽样形式,按调查设计要求完成了对我市三区1500名城乡居民的访问调查,其中,完成东区访问配额750名、西区300名、仁和区450名。同时完成了对我市三区510名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访问调查,其中,完成“车主”访问配额100名,“车主兼驾驶员”240名,“驾驶员”160名,“出租汽车公司经营者”10名。
“本次调查忠实执行配额设计,访问样本在规定范围内分布合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查访问结果必将为市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在决策市区新一轮出租汽车运力投放车辆工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参谋、评估作用。 (李立 记者 梁洪)
-
-
- 一季度西部利用外资增幅超四成
- 发表人: 2016/4/21 21:54:41
- 发布时间:2016-04-20 来源: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于佳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9日表示,一季度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幅超四成,高于全国增幅,成一季度吸引外资亮点,全年利用外资形势将会持续平稳发展。
商务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沈丹阳在商务部当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说,一季度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大幅增长。一季度,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8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4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远远高于全国增幅。
沈丹阳分析说,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之所以大幅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西部地区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比重一直较低,2015年仅占9%左右,去年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不到150亿元人民币,基数比较小。
二是西部地区服务业市场潜力很大,一季度外商投资西部地区服务业增长很快,其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信息传输等服务业同比增幅都在100%以上。
三是一些外资大项目集中到资,短期内把比重增幅提上去,如陕西和重庆等省市。
针对全年利用外资形势,沈丹阳认为,将会保持持续平稳发展,不一定会增长很快,但应该能保持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增长势头。
-
-
-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多部门加大整治“两非”行为力度
- 发表人: 2016/4/21 21:51:00
- 发布时间:2016-04-21 来源: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胡浩)针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30多年偏高的态势,国家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修订并于20日公布相关规定,加大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两非”行为)力度。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的人口指标,正常范围是103至107。我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从1982年的108.47上升到2004年的121.18。而从2008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虽逐渐下降,但仍然处于偏高状态,2015年仍高达113.51。
为进一步加强整治“两非”行为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对2002年联合发布的《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进行了修订。与修订前相比,新规建立了部门配合、共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工作机制,将禁止“两非”工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组织、介绍实施“两非”行为的法律责任,并建立了涵盖相关医疗广告、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监管制度以及有奖举报制度等。
修订后的规定要求,建立终止妊娠药品以及超声诊断仪、染色体检测专用设备等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对终止妊娠药品实行目录管理,建立终止妊娠药品销售、采购、使用登记制度,禁止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建立医疗器械销售企业销售超声诊断仪、染色体检测专用设备等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卫生、教学科研机构购买相应医疗器械时的资质查验、购销记录制度。对违反规定发布广告,违反规定为他人施行“两非”手术,出具虚假的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相关医学诊断意见书或者证明,医疗机构未落实终止妊娠药品购进、使用记录,违规销售终止妊娠药品以及超声诊断仪、染色体检测专用设备等医疗器械,组织介绍孕妇实施“两非”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新规还提出,鼓励任何单位和个人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举报内容经查证属实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给予举报人相应的奖励。
修订后的《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
-
- 四川经营异常企业不得申报“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 发表人: 2016/4/21 21:49:17
- 发布时间:2016-04-21 来源: 四川省政府门户网站 昨日,记者从四川省工商局获悉,日前,四川省工商局出台《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办法》,明确在我省企业中开展了30年的“守重”活动,由原来的认定命名改为社会公示,相比以前更为科学、透明、公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是企业良好经营情况和合同信用建设的重要标志,该《办法》还明确经营异常企业不得申报“守重”企业。
据省工商局合同处处长王忠介绍,“守重”企业公示是指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企业自愿申请,对企业合同信用信息等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示的行政指导活动。公示活动遵循自愿申报、公正公开、动态监管、社会监督四个原则。
《办法》规定,申请“守重”公示的企业,应依法设立满三年,具有一定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合同信用管理体系健全,合同行为规范,合同履约状况良好,合同实际履约率高,合同违约率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方面均达到行业较高水平,社会信誉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获得相关社会荣誉,对各类举报投诉积极处理,无违法违规行为记录,未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申报国家工商总局公示的企业,应依法设立满七年、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丧失申报资格。
《办法》还规定,公示机关将向公示企业配发“守重”企业公示证明,企业可用于洽谈业务、参加各项招投标,以及参与涉及企业信用的有关社会活动。王忠表示,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也将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守重”企业的支持,在信贷、税收、项目安排、授予荣誉称号、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守重”企业在创建驰名商标和认定四川省著名商标中给予扶持,不断建立健全合同信用激励机制。
据了解,截至2015年年底,我省各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已达7829户。其中,工商总局公示“守重”企业235户,省级“守重”企业1269户,市(州)级“守重”企业2601户,县(区)级“守重”企业3724户。(记者 韩迅)
-
-
- “半夜鸡叫”式信息发布可以休矣
- 发表人: 2016/4/21 21:20:43
- 来源: 新华网2016-04-21 15:29:00 政府信息需要通过什么程序公开,如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信息公开工作中履职不力者、违规违法者如何追责,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不能由具体执行的人员自己说了算。
新华社昨天发表新华时评《热点信息发布别搞“半夜鸡叫”》,批评一些地方和部门选择深夜发布热点信息,让民众猝不及防或无法及时知晓,令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文章要求政府信息发布走出“半夜鸡叫”误区,对涉及民生问题的非突发事件积极主动、及时充分公开信息,有效回应公众关切。
小汽车“限购”政策晚间“空降”,热点新闻事件调查进展发布拖至半夜,干部选任公示选择在双休日或法定节假日发布……诸如此类的“半夜鸡叫”信息发布花招,一些地方和部门耍弄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兴趣盎然了。在一些主事者看来,政府信息、热点信息要不要发布、如何发布,选择在什么时间和条件下发布,都由政府和职能部门自己掌握,或者由具体执行的有关人员自己说了算,因此可以按照对政府部门而言最方便、最有利的方式来发布,他人无权置喙。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发布工作抱有如此认识,“半夜鸡叫”式信息发布频频出笼,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半夜鸡叫”之外,有些地方和部门的信息发布和政府信息公开还有其他招数,人们领教比较多的一种是“挤牙膏”——越是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社会高度关切的公共信息、政府信息,有关部门发布的时候越是慢慢腾腾、拖拖拉拉,恨不得一句话也要掰成两个半句,上半年说上半句,下半年说下半句,反正急死人不用偿命。另一种常见的招数是“打太极”,任凭你多么尖锐的质疑和追问,主事者都能像打太极拳那样,以堂而皇之、似是而非的空话、大话、套话、废话敷衍应对。再有一种招数是“躲猫猫”,你问东他答西,你指天他说地,你依法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他“依法”回复说,你申请的政府信息属于“国家机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从“挤牙膏”到“打太极”,从“躲猫猫”到“半夜鸡叫”,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信息发布、信息公开工作做到这等地步,想想也是“醉”了。严格说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是行政部门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信息公开是绝大多数和常态,不公开只是极少数和例外,热点信息应该怎么发布,政府信息需要通过什么程序公开,如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信息公开工作中履职不力者、违规违法者如何追责,等等,法律法规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不能任由有关部门和人员恣意妄为,不能由具体执行的人员自己说了算。
反观一些地方和部门搞的“半夜鸡叫”式信息发布,如新华社评论所指出的,发布者有的担心正常发布信息会引起不良反应,有的觉得发布的信息残缺不全,与群众的心理预期有较大差距,因此想尽量降低影响,应付了事。无论发布者有怎样的考虑和担心,他们似乎唯独没有考虑和担心,发布信息“挤牙膏”、“打太极”、“半夜鸡叫”是否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损害了公众对政府权威的信任,自己会不会被追究责任。发布者之所以如此任性,主要就在于目前有关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中,一是对信息发布本身缺乏严格、完整的规范,使一些部门和人员在信息发布中无章可循,“率性”而为;二是对信息发布中违规违法行为缺乏严格、有力的问责措施,让一些部门和人员操持在我,无所戒惧。
当前,亟须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定更加严明的规范,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问责惩处力度,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在信息公开工作中有效约束权力,严格履职尽责,最大限度避免“半夜鸡叫”式闹剧重演。(潘洪其)
-
-
- 不要让见义勇为滑向以暴易暴
- 发表人: 2016/4/21 21:19:23
- 来源: 新华网2016-04-21 09:02:00 近日,一条题为“武校学生见义勇为被判刑”的网帖广为传播。当事人称自己在一年前因出手阻止一名男子对女乘客的骚扰,将男子打伤,自己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
帖子广受关注,无疑是因为它触动了公众的神经,尤其是当事人在帖子中认为自己“因一次见义勇为被含冤判刑”。尽管不少人谴责他将义举变成暴行,并不足取,可显然,也有不少网友认可他,甚至对见义勇为的“极端化”行为也表示会容忍。今年4月初,一段“郑州两名男子殴打女环卫工”的视频激起普遍义愤,以至于许多人忽略了围观群众事后殴打这两名男子的片段。视频中,不少人虽未参与围殴,却在一旁助威叫好。认同以暴易暴,反映出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水浒传》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令人称快,但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绿林好汉气概,体现了当时社会较为缺乏公平和正义。正如梁厚甫先生指出的,绿林好汉的锄强扶弱,在缺乏严密有效的法律保障下,以“私刑”象征性地敉平不公,确有大快人心的功效,但与现代社会强调的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在健全的法治社会,没有人可以对其他人暴力相向,如果在传统观念中见义勇为容易与以暴易暴捆绑在一起,那么,现在我们首先要剔除其中的戾气,让见义勇为的观念接受法治精神的修正和完善。为保护公民免遭暴力侵扰,法律设置了诸多“救济手段”。见义勇为不是规范的法律概念,在法律中,与之意义相近的是“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界定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关键在于行为制止暴力后不进而对侵害人造成伤害,也就是说,防卫行为与侵权行为,在性质和强度上要大致对等。不难想象,法律如果允许在防卫过程中滥用暴力,那么,社会上就可能出现各类打着“防卫”旗号的暴力行为,这同时也取消了见义勇为的有效实施空间。
当事人认为自己“冤枉”,可事实是,被打伤者被打成了二级重伤、七级伤残,需要长期接受右肢及语言功能的矫正锻炼,由全局观之,司法机关的判决合情合理。有人担心,见义勇为而被判刑会令公众心寒。此种忧虑并无必要,在认清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自能判断此案实在是因为在见义勇为之外多施暴力。许多人在面对骚扰猥亵妇女等行为时,多因忌惮对方孔武有力而不敢伸出援手,可是,如果大家明白法律规范的见义勇为只在消除侵害、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只是“禁止”,而非“制服”,反而减轻了见义勇为的难度和顾虑。
法律同样鼓励见义勇为,但见义勇为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以暴易暴并不能消除暴力,只会变相纵容暴力。我们在鼓励见义勇为的同时,切忌滑向偏激的以暴易暴。(施经)
-